【阅读提示】北京市将建非法殡仪车黑名单 严查违法违规行为
光明网评论员:今天(3月19日)有媒体报道说,北京市民政局执法大队将加大力度,严格查处非法经营遗体运送业务、未经许可开展殡仪服务等违法违规行为,年内将建立非法殡仪车辆“黑名单”。报道称,北京市将重点针对医疗机构太平间开展联合执法检查专项行动,对全市医疗机构太平间(急救中心、尸检中心)进行拉网式、全覆盖检查。这些“拉网式、全覆盖检查”的目的,就是要求北京市各区将严格审批准入条件,对“医疗机构太平间未经民政部门批准开展殡仪服务”“非法经营遗体运送业务”“擅自放行未获外运批准的遗体存放单位”等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从严查处,涉及相关部门职权的,依法进行移送,全面规范太平间运营秩序。
最近一些年,殡葬“产业”链上的行当已经成为稳赚不赔的业务,能在此“产业”链分到一杯羹,那无疑是给赚钱加上了保险。因此,在许可范围之外的“非法殡仪车辆”“擅自放行未获外运批准的遗体存放单位”“未经民政部门批准开展殡仪服务”等业务就趁机而生。这个“产业”链上的相关行当,不愁市场,不缺客源,业务量很少畸高畸低,服务价格只升不降,做的虽是死人的买卖,但供需活跃,风生水起。
每一种失序背后,必有失当的管理存在。“黑车”现象的存在,说明对“白车”的管理有所不当。正像在出租车市场的数量管制以某种形式松动之后,黑车几无生存空间的道理一样,围绕殡葬“产业”链的“非法殡仪车辆”“擅自放行未获外运批准的遗体存放单位”“未经民政部门批准开展殡仪服务”之所以能够找到空子滋生存在,其实也正是殡葬服务供需严重失衡且日趋板结化的结果。这种板结化,在相当程度上是管理失当的结果,是行政管制与市场配置资源要求相脱节的表现。
在此,不能用管制的方法来替代管理。管理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市场的问题,而不是为了维持市场供需失衡问题的存在;不是为了证实管理机构的存在及其权威而管理,而是为了让存在的问题消失而管理。因此,一限了之的方法简单倒是简单,但不可能见效。北京市出租车市场“黑车”数量减少,不是限的结果,而正是放的功效。这其中的道理就在于市场供需本来就失衡——其原因或许就在于不当之限,此时,不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增加有效供给反而严守门槛高度、压制新增供给的结果,就必现供需进一步失衡、服务价格被进一步推高的现象。
现在殡葬“产业”链上相关行当的服务价格,有的已经涉嫌暴利,有的已经让人生发“死不起”的慨叹。去年有媒体的行业调查称,“每一具没有生命气息的躯体平均要为殡仪馆贡献14600元,毛利高达85%以上”。该调查报道写道,“殡仪馆以前是清水衙门,现在成为民政系统的摇钱树”,“在台湾、香港等地”,民政机构“只管运尸、火化等少数环节,殡仪服务大部分都交给民营公司负责,而在内地,由于利润丰厚,国营殡仪馆一直不愿意放手。民营公司要想参与其中的暴利,没有人脉根本行不通”。
暴利行业的人脉,实际上是设租、寻租和腐败的代名词。其中之例,就是垄断当地殡葬行业长达8年的大兴安岭地区加格达奇区公安交巡警大队原副大队长孙金堂,在垄断经营的殡仪馆内,丧葬费用少则三四万元,多则十几万元,百姓在8年时间里骂声不绝,而当地民政部门愣是没有听到:如果是摇钱树,谁摇的多就让谁摇呗!
(转载请注明来源“光明网”,作者“光明网评论员”)
【上一篇】长效监管措施:早就该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