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日本办G20峰会只花了263万特节俭?怎么可能
光明网评论员:昨天(6月30日)有媒体报道说,在日本大阪举行的2019年G20峰会已经闭幕,但会议影像所显示的会议场地逼仄、座位狭窄、设施简单和餐食普通而“被国外和日本本国的网友笑话了一番”。据说,由此也在“网络上出现了一个说法”,即“日本开G20很节俭,只花了4128万日元,折合人民币约263万元”。不过,据上述媒体分析道,“这个数字多少有些背离常识”,实际花费远超这个数字。
日本此次举办大阪G20峰会的花销究竟几何,这并非是一个保密数字,有心者不妨到相关网站上去查找有关项目的预算列支。耐心一点的“好事者”也不妨再等一段时间去看相关项目的最终决算,以核比预算列支以及上述媒体所列数字。但是,实际上,无论此次大阪G20峰会的花费是多少,也无论传说中的会场的会议桌是从隔壁小学借用来的消息是否真实,相关影像所传达出的信息却都给人们留下了此次会议的确不事铺张的印象。而只花相当于263万元人民币办会的传言,虽言非其实,却也反映了人们对节俭办会的良好愿望。
当代世界,无论是化解国家间的矛盾,还是协调多国的统一行动,都需要召开国际会议,以讨论世界所面对的问题、制定共同应对挑战的原则及其政策。在现代国际关系中,双边或多边国际会议是协调国际关系,决定和平、发展乃至战争的重要场所。随着远程交通条件的改善,国家间、地区间以及世界范围的国际性会议越来越频繁。由此,国际会议的举办国、承办地能否组织好会议,使得会议完成预定议程,取得人们所期望的成果,就成了一件具有重要意义的事情。这也是几乎所有举办和承办国际会议的国家和地方要在国家或地方公共财政列项中专门列支,并动员一切能够动员的力量,全力以赴确保会议成功的原因所在。
当然,判断一个国际会议成功与否的标准并非单一。除了会议本身的组织安排、召开过程及其实现成果以外,确保会议顺利召开的会场环境、交通条件、安保措施甚至餐饮质量等“非会议因素”,都在相当程度上成为会议是否成功的衡量标准。也正是这些“非会议因素”的边界具有某种程度的不确定性,使得国际会议的刚性日程常常要不同程度地穿插进举办地既有的秩序当中,并对当地的生活节奏有所影响,造成局部既有秩序的中断。随着社会生活的复杂化,确保一次国际会议顺利召开所需要花费的数目也越来越大,一些规模大、规格高的重要国际会议在公共财政列支费用中的占比也不断增大。
在公共财政及其预、决算约束比较紧的举办地,国际会议的开支列项也大都受制于同样的约束。这就是为什么国际会议越简朴,就越是能够得到公共财政出资人的称许,同时也越是能够得到他国与会者理解的原因。实际上,现时许多国际会议为了不给既有的社会秩序造成冲击,在举办地的选择上常常避开人口集中区域,而移至自然环境条件较好,但举办会议条件相对简单的地方召开。而这种选择的主要因素,也正是为了节省会议开支,减少会议对举办地居民生活的不利影响。
普通民众对公共支出的花销规模没有多少概念,看见会议的相关影像便对263万的数字笃信不疑,这本无可厚非。这就像亲朋聚会和家庭装修的开销,很难套用至大型会议和公共工程一样。但是,普通民众对国际会议开销规模的认知偏差,却一点也不“偏差”地传达出了公众的愿望:应该勤俭办会。
(转载请注明来源“光明网”,作者“光明网评论员”)
【上一篇】用依法治校管住“怀孕得报备”式奇葩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