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李海晗
1983年,央视第一届春节晚会亮相。1983年至今,从“全民联欢”到“全民吐槽”,春晚这桌年夜饭已经做了三十多年,似乎每个中国人心中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春晚“菜单”。而春晚所承载的期望和被赋予的意义,也已经远远超出了晚会本身,它作为一种“新年俗”,已经成为了一个形象鲜明的文化符号。
1月24日晚8点,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0年春节联欢晚会》如约而至。北京主会场与郑州分会场、粤港澳大湾区分会场三地隔空联动,围绕“共圆小康梦,欢乐过大年”的主题,上演了歌舞、小品、相声、戏曲、武术、魔术杂技等形式多样的节目,再次为观众们献上了一道精心烹调的文化大餐。
新时代春晚,唱响了爱国主旋律,激扬了中华儿女浓烈的爱国情怀。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把“家”与“国”紧密相连,每当欢庆佳节时,最打动人心、最温暖人心、最激荡人心的,依然是浓浓的家国情怀。回望刚刚过去的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澳门回归20周年等大事件历历在目。因此,当今年春晚上耄耋之年的老艺术家们纷纷与青年歌手一起登台唱响经典爱国歌曲时,相信所有观众心中都涌动着澎湃的爱国之情,也感受到了家国情怀的传承。而粤港澳大湾区分会场唱响的豪情万丈的《万里长城永不倒》,更让全国人民都深深体会到“一国两制”制度的优越之处,体会到中华儿女共同的向心力。在不同的嗓音唱出的同样旋律中,家国情怀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彼此确认的情感联结。
新时代春晚,融合了守正与创新,展现了各地脱贫致富的幸福图景。习近平主席曾强调,“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展望2020年,将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无论是歌舞类节目,还是语言类节目,都来源于我们的社会生活现实,呼应着当前的时代主题,从追逐个人梦想到祈盼国泰民安,从展现脱贫攻坚成果到联结一带一路情感,从呼吁人间温情传递到批评形式主义弊病,都描绘出新时代中国的繁荣景象,实现了传统文化的时代表达。此次春晚舞台首次打造3层立体舞美,运用飞屏技术营造出360度环绕式景观,通过精良的视频制作,让观众在屏幕前就能有“裸眼3D”体验,更体现了科技进步给我们的文化生活带来的新变化。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不是抽象的,而是体现在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幸福美满上,体现在亿万人民生活的不断改善上。
新时代春晚,关注了疫情的一线,传递了众志成城的坚定信心。近期,武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牵动全国人民的心。民之所盼,春晚所向。春晚在开播前临时调整加入一个未经彩排却格外真实的情感报告剧,展现出在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下武汉人民坚强面对、医护人员忘我救治的感人场景,让群众对当前的疫情防控形势有更清楚的认识,也做好心理准备,提高思想上的认识,更增强战胜疫情的信心。“你们安全了,14亿人就都安全了!在防疫的赛场上,我们一定赢!感谢为过好这个年正在努力付出的所有人!加油武汉,我们没有过不去的坎儿!”这些话语,朴实而镇定人心。春晚在全世界面前表达出对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决心,树立起必定战胜这一场疫情的信心,也呼吁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坚守好自己的岗位,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让这一场凝聚举国之力对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战役取得最终胜利。
三十多年来,科技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使得春晚不断进行创新,不断变换情感表达的方式,不断传承世界各地华人华侨的家国情怀和奋发的时代精神。2020年的春节联欢晚会已经结束,但是相信其中蕴含的家国情怀会更加深沉浓烈,展现的繁荣图景会日益幸福美满,关怀的防疫战场也会迎来最终胜利。愿所有中华儿女都能从春晚中汲取继续拼搏向前的激情与力量,在新的一年与神州大地一起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李海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