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光明网评】扛牢初心使命,交出合格答卷
首页> 时评频道> 光明网评 > 正文

【光明网评】扛牢初心使命,交出合格答卷

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2020-02-25 17:36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金岩土家族乡党委副书记 吴金伟

  2月23日,党中央召开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增强责任之心,把初心落在行动上、把使命担在肩膀上,在其位谋其政,在其职尽其责,主动担当、积极作为。确保全面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国上下众志成城、同舟共济,以“青山一道同云雨”的携手担当彰显着“明月何曾是两乡”的大爱情意。“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医护人员们不计报酬,不论生死,主动冲到防控的第一线,救助一群人,温暖一座城;建筑工人们牺牲春节陪伴家人的机会,闻令而动,短时间建好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和一个个方舱医院;居家群众在家当好“宅男”“宅女”的同时、不忘疯狂“剁手”,一盒盒口罩、一件件防护服从世界各地相遇于武汉……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里,每个人都以自己行动扛起属于自己的那座“山”。而在这场关键战“疫”里,党员干部更是“排头兵”和“顶梁柱”,在关键时刻更要能顶得住、扛得起,敢扛、愿扛、能扛、扛牢初心和使命,在这场大战大考中交出合格答卷。

  交出合格答卷,首先要坚定信心去“赶考”。越是惊涛骇浪,越要从容不迫。针对疫情防控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全面贯彻“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总要求。坚定信心是放在第一位的,信心比黄金更重要。作为党员干部来说,我们要做到不因问题而放弃,不为困难所吓倒,坚定战胜疫情、人民必胜的信心。因为我们有党中央坚强领导和正确决策部署,有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还有人民群众的信赖与支持。疫情防控的形势越复杂,任务越艰巨,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越是要有狭路相逢勇者胜的信心,敢于亮剑,勇于斗争,全力以赴。

  交出合格答卷,其次要依靠群众来“答题”。1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就疫情防控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决打赢疫情防控攻阻击战。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既是一场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健康保卫战,更是一场需要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的人民战争。一方面,社区是疫情联防联控的第一线,也是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最有效的防线。抓好抓实抓严社区防控工作,就是给疫情防控拧紧了“安全阀”、拉上了“防护网”。而社区疫情防控工作本质上就是群众工作,必须得解决人民群众困难、获得人民群众支持、动员人民群众参加,发挥群防群治作用。另一方面,众力并则万钧举,人心齐则泰山移。疫情防控战绝不是少数人的事,需要全体人民共克时艰,凝聚起同心同德、同向同行、不胜不休的磅礴力量。因此,作为党员干部,我们必须要当好群众的“贴心人”“播音员”和“引路者”。既要主动关心群众生活状况,回应群众关切,登门走访,摸底排查,送物资上门,送温暖入心;也要及时向群众介绍疫情的当前形势,普及防控的政策常识,宣传各方的努力付出;还要引导群众自觉响应党中央和各级党委政府号召,积极配合工作,做好自我防护,广泛参与防控,形成人人都是战士、人人都能战斗的良好局面。

  交出合格答卷,最后要抓好落实拿“高分”。当前,疫情防控工作到了最吃劲的关键阶段,党中央已经构建起了疫情防控的四梁八柱,接下来的关键就是警惕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继续毫不放松抓紧各项防控工作,把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进一步落细落实。同时,今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努力把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降到最低,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和社会和谐稳定,努力实现党中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这需要我们统筹处理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项重要工作,切实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作为党员干部,我们既要落实好“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始终是第一位,疫情防控是当前最重要的工作”的总要求,挺身而出,迎难而上,坚决杜绝表格防疫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恶习,让党旗飘扬在疫情防控的最前沿;也要能精准研判、精准施策,在决策层面更加敢于担当,在执行层面更多以人为本,落实好中央关于复工复产的精神要求,为地方单位和群众复工复产卸下思想包袱,打消生产疑虑,优化经营环境,保障平稳发展,寻找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黄金平衡点”。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暴雨冲过,更见青松巍峨。疫情防控这场大战大考,是对党员干部初心使命的一次试炼、党性修养的一次淬炼、治理能力的一次检验。面对这样一场大战与大考,党员干部要以更高远的政治站位、更深邃的战略眼光、更强烈的使命担当、更务实的工作作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信心不惧考,依靠群众善于考,狠抓落实答好考,交出一份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合格答卷。(吴金伟)

[ 责编:王营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准大学生“体验服”

  • 睡眠管理师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上合组织必须坚持求同存异、互利共赢、开放包容、公平正义、务实高效五项原则,这是对“上海精神”的治理化表达,是将价值共识转化为可操作准则的关键一步。
2025-09-03 15:23
二十年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顺应了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期待,打通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双向转换的堵点,引领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有效途径。
2025-08-15 15:58
面对“内卷”困局,平台经济已经走到了必须转型的十字路口,而转型的主题词应该是“创新”和“价值”,它们是平台企业突破自身发展瓶颈的自救之路,更是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
2025-08-05 14:49
值此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回溯党的来时路,展望党的新征程,我们需要以更加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025-07-02 09:25
发展数字经济是我国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面对创新涌现、迭代迅速的发展态势,我国积极顺应数字经济发展规律,审时度势调整发展政策。
2025-04-21 09:48
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关键在于推进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其中,改革的核心在于粮食政策创设与制度创新,调动和保护好农民种粮积极性,让农民种粮有奔头,让政府抓粮有动力。
2025-03-26 16:25
在当前中国的发展进程中,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是两个至关重要的战略方向。这两大战略的实施,不仅关系到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也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关键步骤。
2025-03-21 16:18
城市是科研机构、人才、设施等创新要素最为集中的地方;城市自身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城市的创新及发展,既需要制定明确的目标,还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
2025-03-18 09:13
全过程人民民主以聚焦民生的方式促进机会公平、打破利益藩篱,让维护社会正义的机制更加完善,持续性地疏浚社会成员上升发展流动渠道,确保每个个体都拥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
2025-03-03 10:49
契合数字化、智能化的传播格局,适应Z世代拥抱变革、表达活跃、实践奋进的代际特征,以更鲜活的话语、多元的样态实现有效触达,彰显理论的生命力与引领力,是做好新时代理论传播的应有之义。
2025-01-22 11:22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