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唐 伟
据媒体报道,尽管垃圾分类条例在当地实行已将近一年,但家住陕西西安的大二学生范某对垃圾分类标准的掌握依旧不足,“分类时会犹豫,判断全凭直觉”。媒体调查发现,调查对象中43.9%的大学生在处理垃圾时会有意识地进行分类。但完全掌握垃圾分类标准的仅有4.6%,42.3%能分辨大部分,43.4%表示部分能分辨,9.7%表示基本不能分辨。
调查显示,近九成大学生支持垃圾分类,但仅半数能正确辨别,两组数据对比形成了极大的反差,如果连学历较高的大学生,都无法正确辨别和执行垃圾分类标准,那么其他群体的情况也不容乐观。比如,4月1日,重庆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委托第三方机构对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开展民意调查,结果显示,55.8%的受访者非常了解并知道如何正确分类,42.1%的受访者知道一些但对如何分类不是很清楚,另有2.1%的受访者听说过但完全不知道如何垃圾分类。北京市相关机构组织的民意调查显示,虽然居民对生活垃圾“四分类”知晓率达到了80%,但分类投放的自觉性和参与率仍然较低,对厨余垃圾的准确投放率仅有2成。
作为全国首批八个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试点城市之一,北京市在2011年就制定了全国首部生活垃圾管理工作的地方性专项法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并于2017年开展了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创建工作。但若以居民的识别率来说,先行地区并没有形成先发优势,市民对垃圾分类投放的自觉性、参与度、识别率和准投率处于平均水平,一方面说明之前的工作并没有取得明显成效,垃圾分类的体系未完全建立,从前端到末端未形成有效闭环,获得整体性提高。另一方面说明长期的行为习惯具有极强的顽固性,要进行彻底的改变还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
垃圾实施分类处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据统计,垃圾分类可以使人均生活垃圾产生量减少三分之二,有利于改善垃圾品质,使得焚烧(或填埋)得以更好的无害化处理。在垃圾分类投放、收集、存放、运输、处置的闭环流程中,垃圾分类投放参与度与准确率,对后续工作的能效具有基础性作用。垃圾分类处理若无公众参与,仅靠相关工作人员现场督导和二次分拣,不仅人力成本巨大,也难以实现全覆盖。因而,提高全民的生活垃圾分类知识,有效增强垃圾分类标准的辨识度,关乎到垃圾分类的执行力和终极成效。
垃圾分类既要从娃娃抓起,又是一项全民性的活动,因而不仅需要“大手牵小手”,更离不开“彼此共携手”。尽管垃圾分类处理已倡导多年,在一些城市也开展了较长时间的试点,不过无论从居民意识还是行为习惯方面,都远远未能达到预期,足以说明既有的推广策略与办法相对低效,有待于不断改进和优化。具体来说应当坚持几个基本原则,首先要做到先易后难,从最简单的垃圾分类开始,逐步培养大众的意识与责任,让他们主动参与进来。
其次,要做到分类实施。群体的差异性决定了对宣传普及和推广落实的要求也有差别,比如老年群体在接受度上相对较慢,应当反复引导并做好日常矫正,必要时要提供相应的帮助,比如对行动不便的老人采取上门服务,辅助其进行分类处理和投放等。
再者还要方便适用。据反映,一些地方的分类垃圾桶的摆放和设置存在较大的不足,要么设置过于复杂增加了辨识的难度,要么设置过于简单造成了混装现象较为突出。有关部门还需要结合垃圾分类后续处置的能力、公众素质和需求满足等多种因素,最大程度实现方便适用的原则,实现聚合效应的最大化。
最后需要约束促进。垃圾分类是公民应当履行的公共义务,除了柔性的引导和鼓励外,同样离不开强制措施的促进。在既有的法律和规则框架内,加大监督、执法和处罚力度,也是推广垃圾分类的题中之义。除此之外,也可以学校、社区、企事业单位为平台,进行全覆盖、多层次、立体化的宣传普及,从而提高全民垃圾分类参与度,在全社会营造垃圾分类的良好氛围。(唐 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