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刘正
为确保党员群众在村上就能办了事、办成事,山西长治市潞城区开通“潞e通”手机APP,建立线上帮办代办转办平台,将申请入党、党员组织关系转接、党费缴纳、申请党内关怀、社区报到、志愿服务等事项放到APP上,由区党群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快速反应、代办转办。党员群众遇到党务问题时,只需掏出手机打开APP,发布需求问题就能解开心中疑惑。(人民网)
从“办”到“办好”,仅仅是一字之差,却让服务群众有了质和量的飞跃;从“要我办”到“我要办”,仅仅是顺序的调换,却让“为民服务”多出一份真心和诚意。惠民政策来了,如果广大基层干部就当个“搬运工”,把政策随随便便“送出去”;群众需求来了,如果广大基层干部就仅仅当个“传声筒”,把群众的诉求“传上去”……提供这样的服务就仅仅是“工具人”,这样的服务没有正确的态度,更没有该有的温度。“帮办柜”是真正明白“民之所需”,“24小时不打烊”是为了切实满足“民之所想”。
“帮办柜”满足群众“微心愿”。其实,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都是来自于他们身边一件件小事,来源于解决一件件实事。路通了,出门不再一身泥泞;灯亮了,回家不再心惊胆战;老旧小区改造了,老人也能享受品质生活……“帮办柜”或许也仅仅是解决了群众的“微心愿”,却恰好办到了群众的心坎上,恰恰是广大党员干部为民服务的真心实意的具体表现。
“不打烊”让办事“不心慌”。政务服务的“一站式办理”,确实是省去了来回跑、反复跑,群众可以集中办。然而,对于上班族的不便,对于老年人等行动不便的群体,依然还是会有时间上的不合适。深入开展“放管服”改革,将涉及民生的服务事项下放到基层,通过“帮办代办”的方式,让党员干部的“跑腿”代替群众的“跑路”,进一步改革,以“24小时服务不打烊”的方式,让群众办事安安心心。
“办得好”绘制“幸福圈”。“帮办柜”就是要让群众知道,事情谁在办、事情没有办好该找谁,从而给群众一个明确的信号“指示灯”。“帮办柜”就是要让群众问事有“路”,办事有“桥”,以社区等基层党组织为群众生活提供“便民圈”、为群众“快递”政策、为群众需求“传声”。“帮办柜”就是要求广大基层干部为群众需求多“跑腿”,让自己的服务更“暖心”,切实为群众绘制看得见的“幸福圈”,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刘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