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光明网评】数字进博增强全球数字经济发展新动能
首页> 时评频道> 光明网评 > 正文

【光明网评】数字进博增强全球数字经济发展新动能

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2022-11-08 13:58

  作者:徐向东

  进博会在现场,也在线上。本届进博会首次上线数字进博,搭建企业商业线上展示平台,聚焦技术装备展区。今年,参与线上展示的既有三菱重工、通用电气等世界500强企业,也有初创型企业。

  本届数字进博的上线,拉近了参展商与消费者距离,让企业更好地把握中国市场脉动;同时集中展示新产品、新技术,展现数字经济建设成果,增强全球数字经济发展新动能。

  数字进博为经贸合作增添活力。近年来,随着云端技术完善、办展模式创新,越来越多的经贸展会实现了线上线下办展的交互与融合。本次数字进博平台是进博会首次尝试运用数字化手段搭建的企业商业展线上展示平台,通过VR拍摄等方式呈现线下展台盛况,实现线上与线下展会信息互通。今年,数字进博展示平台设置了云展示、云发布、云直播和云洽谈四大板块,通过“云端”展示新产品、结识新伙伴、开拓新市场,让参展商和消费者有了不一样的体验和收获。打开手机,手指轻触屏幕,点击进入线上相关展会的“云”平台,各式各样的展览产品令人目不暇接,越来越多人足不出户便可遨游进博。数字进博拓展云上空间,体现数字化时代市场主体新活力,为海内外企业经贸交流合作注入新动力。

  数字进博让世界共享数字技术机遇。高技术产品是进博会的主角,进博会已成为了解全球数字产品的重要窗口。进博会上的数百项新产品、新技术和新服务,很多是全球首发、亚洲首秀、中国首展。本届进博会有新面孔、新企业、新技术,也有连续五年参展的“老面孔”“回头客”,而“把最新最好的东西送到进博会”已经成为新老参展商的共识。人工智能外科手术机器人、元宇宙、治疗罕见病的最新药物、轻松DIY染色的染发仪、心脏穿“防弹衣”、硬核发动机、高精度显微镜……令人眼前一亮的新技术、新应用,展示了科技创新的先进成果,体现了数字技术发展的澎湃动能。数字应用不仅改变了进博会的办会形式,更充实了展陈的特色内容,凸显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数字进博促进全球数字经济发展。数字经济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新引擎。2021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45.5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6.2%,占GDP比重达到39.8%,数字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更加稳固、支撑作用更加明显。作为汇聚全球开放合作的蓬勃力量,进博会上的一场场创新成果发布会、技术交流对接会,在达成更多订单的同时,也将推动数字技术和知识分享,助力各国不断夯实数字经济的技术底座,更好将技术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在全球经济低迷的背景下,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动力。让我们以进博会为契机,齐赴数字之约,共享科技盛宴。(徐向东)

[ 责编:王营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 改革开放持续深化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2023-07-12 09:32
区域国别学是典型的交叉学科,只有从不同学科视角贡献知识增量,通过融合、碰撞和创新,才能最终形成学科共识。
2023-06-28 09:36
我们仍需抢抓“十四五”应对窗口期,战略上保持定力,战术上灵活机动。在强化养老、托幼、家庭支持政策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房地产市场调控。
2023-05-31 17:56
中国正在打破西方对现代化标准垄断,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创造属于自己的发展经验,为现代化理论作出重要贡献。
2023-05-24 15:49
人是经济社会发展全要素投入中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最具能动性的要素,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口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内在要求。
2023-05-18 09:00
五个坚持明确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国内与国际间关系的重大原则,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行动指南。
2023-05-15 09:51
统筹粮食安全与活化乡村经济是未来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亟待通过深化耕地保护模式的创新,探索面向多元价值诉求的耕地保护新途径。
2023-05-06 09:58
在稳经济政策措施的持续发力下,无论是需求还是供给都处在逐步恢复中。鉴于需求不足是一个时期以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明显制约因素,因此需求改善较之供给改善更能有利于经济运行。
2023-04-27 10:02
通过建构共同体记忆和一定的情感叙事策略,彰显出我们党对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和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赶考之路具有坚定的历史自信。
2023-04-24 09:57
十年来的网络立法,涵盖数字中国、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各个领域,辐射企业、社会组织、个体等各类主体。网络立法的进程与网络深度嵌入经济社会生活的步履同频共振。
2023-04-19 09:32
平台经济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就业、拓展消费市场、创新生产模式、国际竞争中大有作为。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的典型业态,是引领经济增长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2023-04-07 09:15
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文化因素、价值追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实现社会财富资源在劳动人民各阶层、社会各主体之间,由盈余方向短缺方流动或盈余方与短缺方共享的资源配置活动。
2023-03-31 11:00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