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光明网评论员:滑雪安全,不能系于“野生教练”
首页> 时评频道> 光明网评论员 > 正文

光明网评论员:滑雪安全,不能系于“野生教练”

来源:光明网2023-01-16 15:24

  【阅读提示】2万元请的教练连穿雪鞋都不会

  光明网评论员:与搅天冰雪,来一场激情对话——冬奥会让越来越多国人领略滑雪运动的魅力,而快速勃兴的“滑雪热”也潜藏无序发展的隐患。近日,媒体报道,滑雪教练群体中鱼龙混杂,花2万元请的教练连雪鞋都不会穿,许多连资质都没有的“野生教练”,在各大雪场滥竽充数,一些新手因“野生教练”的错误指导发生运动损伤。

  冰雪运动魅力无穷,同时也充满危险。在冰雪运动广泛普及的一些欧洲国家,每年都会发生不少急性运动伤害的案例,有的甚至危及生命安全。著名赛车手舒马赫2013年在阿尔卑斯山滑雪时就曾发生意外,一度成为植物人。2022年1月,法国男演员加斯帕德·尤利尔也因滑雪事故去世。在我国,随着冰雪运动的普及,各地滑雪受伤事件也屡见不鲜。正视冰雪运动的风险,才能更好推动这项运动健康持续发展。

  冬奥会申办成功以来,我国“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愿景成为现实。特别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成功举办,在为世界奉献一届无与伦比的冰雪盛宴的同时,也极大带动了中国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热情。后冬奥时代冰雪运动火爆,滑雪教练的市场需求陡增,合格教练供不应求,给这种“野生教练”创造了市场空间。

  滑雪是一项有技术门槛的运动,一位合格的教练对于初学者至关重要。通常而言,国内滑雪场会与一些专门培训滑雪教练的学校、俱乐部合作,定向招聘一些经过专业培训、拥有合格证的教练。不过,冬奥会的持续影响力叠加疫情防控转段,导致今年滑雪的游客量增长迅速,在正规教练之外的“野生教练”问题就显得更加突出。有的刚从“零工市场”转行,有的滑雪“自学成才”,有的短暂上个“速成班”就抓紧上岗,监管的相对松散,让他们有隙可乘,造成无序发展的行业乱象。

  让三亿人上冰雪,不能靠“野生教练”保安全,健康、规范的滑雪教练培训体系建设不容忽视,严格职业准入门槛与规范行业认证制度同样不可或缺。当前,我国建立了4个级别的滑雪指导员职业资格认证,其中最基础的是“社会体育指导员(滑雪)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也就是所谓的国职证,这虽然能起到一定规范作用,但其培训时间与内容相对有限,社会认可度也还有很大增长空间。

  发展冰雪运动,建设体育强国,离不开不断细化完善冰雪运动教练体系。一些冰雪运动发展成熟的国家给我们提供了域外镜鉴,滑雪教练的资格认证体系应当更加精细化、规范化,形成按照具体项目和难度等级综合分级的教练培训体系,同时结合我国雪场的市场需求和运作模式,将职业资格与市场衔接起来,让高水平的教练能够得到市场的认可与回报,从而形成行业的良性循环。如此,滑雪的赛道才会更安全,滑雪运动也才会越来越普及。

  (转载请注明来源“光明网”,作者“光明网评论员”)

  【上一篇】不用过分紧张《中国奇谭》对孩子的影响

光明网评论员:滑雪安全,不能系于“野生教练”

[ 责编:郝悦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 改革开放持续深化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3-09-27 09:53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2023-07-12 09:32
区域国别学是典型的交叉学科,只有从不同学科视角贡献知识增量,通过融合、碰撞和创新,才能最终形成学科共识。
2023-06-28 09:36
我们仍需抢抓“十四五”应对窗口期,战略上保持定力,战术上灵活机动。在强化养老、托幼、家庭支持政策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房地产市场调控。
2023-05-31 17:56
中国正在打破西方对现代化标准垄断,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创造属于自己的发展经验,为现代化理论作出重要贡献。
2023-05-24 15:49
人是经济社会发展全要素投入中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最具能动性的要素,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口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内在要求。
2023-05-18 09:00
五个坚持明确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国内与国际间关系的重大原则,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行动指南。
2023-05-15 09:51
统筹粮食安全与活化乡村经济是未来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亟待通过深化耕地保护模式的创新,探索面向多元价值诉求的耕地保护新途径。
2023-05-06 09:58
在稳经济政策措施的持续发力下,无论是需求还是供给都处在逐步恢复中。鉴于需求不足是一个时期以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明显制约因素,因此需求改善较之供给改善更能有利于经济运行。
2023-04-27 10:02
通过建构共同体记忆和一定的情感叙事策略,彰显出我们党对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和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赶考之路具有坚定的历史自信。
2023-04-24 09:57
十年来的网络立法,涵盖数字中国、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各个领域,辐射企业、社会组织、个体等各类主体。网络立法的进程与网络深度嵌入经济社会生活的步履同频共振。
2023-04-19 09:32
平台经济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就业、拓展消费市场、创新生产模式、国际竞争中大有作为。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的典型业态,是引领经济增长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2023-04-07 09:15
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文化因素、价值追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实现社会财富资源在劳动人民各阶层、社会各主体之间,由盈余方向短缺方流动或盈余方与短缺方共享的资源配置活动。
2023-03-31 11:00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