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光明网评论员:以节聚势,推动消费加快复苏
首页> 时评频道> 光明网评论员 > 正文

光明网评论员:以节聚势,推动消费加快复苏

来源:光明网2023-01-30 15:14

  【阅读提示】消费持续升温 彰显中国经济的潜力和韧性

  光明网评论员:春节假期刚刚结束,消费市场气贯长虹。餐饮、零售、文旅等各类消费市场均交出斐然的成绩单,接触型消费复苏释放出庞大市场需求,“智能家居”“信息消费”“夜经济”等新消费场景也展现出巨大潜力。

  回顾今年春节的消费市场,受疫情冲击巨大的行业均迎来了强势的回归。例如旅游业快速走出疫情的泥淖,各大平台国内外旅行订单均攀上三年巅峰,颐和园、黄山、西湖等景区再现“人从众”景象。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今年春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3.08亿人次,同比增长23.1%,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8.6%;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758.43亿元,同比增长30%,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73.1%。餐饮和电影行业也一样,在春节期间迎来一轮火爆的行情,展现出国内消费市场的强大韧性。

  春节消费市场的兴旺,充分彰显出我国居民消费的活力与巨大潜力,这一波消费热潮为全年稳经济扩消费开启了序章。春节假期刚刚结束,国务院即召开常务会议释放出稳经济的积极信号,上海、浙江、山东等多地出台行动方案提信心、扩内需、稳经济。各地应巩固这一良好态势,乘势而上推动消费加快恢复、经济稳步回升,实现经济运行整体好转。

  乘势推动消费加快复苏,关键在于修复居民收入水平。春节期间消费市场火爆,是由于传统节日消费高峰叠加疫情防控政策调整。也要看到,这种复苏的根基还需夯实。居民的消费信心和消费强度的提高,根植于收入水平的提高。受多种因素影响,近几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上升幅度有所减缓,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调整,居民收入水平能否得到有效修复,就业情况能否得到显著改善,直接关系到消费复苏是否能够持续。

  乘势推动消费加快复苏,新消费场景亦是值得关注的重点领域。新消费是扩大消费的重要增量来源,对企业而言也是值得深耕的蓝海。数据显示,这个春节假期,高端预制菜、智能洗地机、扫地机器人等商品的销量大幅增长,深海鱼、海参、车厘子等年货批量进入中小城市的家庭餐桌,都说明在居民消费升级的大趋势下,人们的消费正从购买基本生活用品向追求更高品质的美好生活转变,这也蕴藏着扩消费的巨大市场空间和机遇。

  消费市场的加速回暖,将成为经济的主拉动力和增强经济的内生动力。在消费复苏的进程中,还应高度重视市场秩序的规范,维护消费者体验。这个春节假期,部分地方再现“宰客”风波,少数商家以“报复性宰客”应对“报复性消费”,不仅令乘兴而来的消费者心寒、给当地的旅游行业蒙尘,亦损害了整个城市的形象,势必影响当地旅游业的复苏进程。面对行业复苏带来的市场机遇,各地市场监管部门要扎实履职尽责,维护消费者的良好体验,这也是乘势推动消费加快复苏的必然要求。

  (转载请注明来源“光明网”,作者“光明网评论员”)

  【上一篇】向着更美好的明天,进发!

光明网评论员:以节聚势,推动消费加快复苏

[ 责编:王营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 改革开放持续深化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为了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长期可持续性,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要由数量追赶转向质量发展转型。
2023-03-06 16:13
自由、民主、人权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不是只能有一种模式,所谓“民主对抗威权”不是当今世界的特点,更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普世价值”的内涵实际上已经被窄化为特定的西方价值。所以我们应该超越狭义的“普世价值”观念,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
2023-03-01 10:16
做好国际传播,要做很多的研究,做到知己知彼,只有研究不断深入,拿出来确切的、有说服力的资料,才能增加我们对外传播中的论述能力和说服力。
2023-03-01 10:12
拓展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搭建“互联网+监督”平台,将具有强大公信力、权威性的传统新闻媒体与更迅捷、更开放的新媒体相融合,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合力。
2023-02-17 10:53
通过数字生产力的动力变革、绿色生产力的理念变革和蓝色经济的空间变革必将加速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实现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新发展格局的加速实现。
2023-02-08 09:28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影响国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变革具有重大影响。
2023-01-13 11:25
坚持“以我为主”,多措并举建立和强化多元协同供应体系,增强持续稳定供应的能力;完善能源资源消费总量和强度的双向管控,全面实施能源资源节约战略,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2023-01-11 10:29
要想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既要立足于中国大地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回答好中国之问;又要拓展世界眼光、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回答好世界之问。
2023-01-04 10:38
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为传统产业带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及高水平供求动态平衡的加快实现提供了新思路。
2022-12-14 10:10
所谓网络意识形态,是指多元主体在互联网空间映现社会关系而形成的认知系统,借助网络工具得以呈现于网络空间的观念的上层建筑,其形成、呈现和发展依然受制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在一定条件下对现实实践具有反作用。
2022-12-02 16:16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更好发挥园区产业和资源优势,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2022-11-28 09:21
国家安全体系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社会系统,构建国家安全体系是一件繁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下构建现代化总体性国家安全体系任重道远,需要政学各界通力合作、坚持不懈、不断探索。
2022-11-25 15:24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应以独立、自主、安全的高质量发展为指引,积极推动全面、开放、协同、包容、可持续的引领性创新。
2022-11-15 09:28
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续写了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伟大辉煌,擘画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必将对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2022-11-11 15:05
推进“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当然是“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但是人口规模巨大这一典型特征也为中国实现现代化带来优势,充分认识并利用人口规模巨大的优势,可以缓解艰巨性和复杂性。
2022-11-09 09:37
伟大斗争锻造了中国共产党坚忍不拔的意志、无私无畏的勇气、不怕牺牲的精神、百折不挠的品质,这是百年大党的成功之道和青春密码,是我们赢得胜利和继续胜利的不竭力量源泉。
2022-10-18 09:4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