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阅读提示】城管沿街撕春联事件,官方通报!
光明网评论员:2月10日,有网友发文称,在江苏徐州沛县,城管挨家挨户撕春联。2月11日,沛县城管局工作人员回应,这是为了迎接文明城市创建的检查,如果认为不合理可以打12345投诉。此事引发公众关注。
撕春联这一毫无意义的折腾,加之当地工作人员傲慢的回复,瞬间点燃舆论。在舆论的炙烤之下,当地也作出了处理决定:县委、县政府已责成有关部门上门向商户致歉,并依据调查结果、根据有关规定,对涉事相关责任人给予通报批评、诫勉谈话、政务警告等党纪政务处分。
但事件到此居然仍未结束,有自媒体曾发帖称,爆料此事的自媒体人疑遭深夜“跨省敲门”。而在媒体的追问之下,也有知情人士透露,目前三名“外地人”已经离开,“他们的目的是降低热度,让他协助删帖,没有恶意。”
撕春联、上门“协助删帖”,这一切都在创建“文明城市”的旗号下进行,就显得尤其刺眼。春联何辜,银钩铁画的书法——哪怕是印刷的,也总是一个文明的象征,何必撕之而后快,非得清除干净才叫“文明”呢?
撕的是春联,其实“撕”的也是一地的营商环境。据当地通报,被撕者为“省道边的部分商铺”。也就是说,商铺连自家门墙上的春联也是作不得主的,这也难免让一地的市场主体生疑:自己的经营行为和市场预期,是不是在自己的掌控之中呢?
至于“协助删帖”更是让舆论大骇。删帖也好、发帖也罢,不过是点几下鼠标的事,何至于协助呢?至于回应说这“没有恶意”,难道人们可以从中看出“善意”?这恐怕不太符合常识。
我们对文明的理解,对文明城市的期待,究竟是什么?标准可能有很多,但有一些应该是共识,比如法治昌明、尊重权利等。文明得给人一种踏实感,是人们对自身行为的结果有稳定预期,贴春联就是贴春联,网络监督就是网络监督,而不是迎来基层单位行政行为的狼奔豕突、横冲直撞,让人无所适从。
而成为文明城市,其中一个目标恐怕也是擦亮一地的招牌,是招商引资的广告,是对当地营商环境的承诺。但如今这一番操作下来,外界对当地营商环境的判断,恐怕会大受影响。无论是否成为文明城市,这种影响怕都是不太容易消除的。
进入2023年以来,“拼经济”已经成为各地的重要工作。而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更是“拼经济”的基础。破坏营商环境——无论有意无意,其实也都背离了当前工作的大方向。这必须引起当地基层单位的深刻反思,“多此一举”引发的是意料之外、令舆论哗然的长远影响。
究竟该怎么营造文明城市,又该怎么呵护市场主体、打造营商环境,这还需要一地管理者深思熟虑。最起码,需要从尊重民众的情感、讲究基本的规则开始。
(转载请注明来源“光明网”,作者“光明网评论员”)
【上一篇】为毕业论文挤水分不能仅靠抽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