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光明网评论员:520婚姻登记火爆,“加个班”是值得的
首页> 时评频道> 光明网评论员 > 正文

光明网评论员:520婚姻登记火爆,“加个班”是值得的

来源:光明网2023-05-19 17:41

  【阅读提示】今年520、521是否开展婚姻登记?民政部:不作统一规定

  光明网评论员:因谐音“我爱你”,5月20日(“520”)成为国内每年结婚登记的高峰日之一,今年“520”叠加周六,结婚登记或也迎来“大客流”。

  但也因为是周末,“520”这天能不能婚姻登记成了一个问题。目前北京、上海、湖北、浙江、山东等地的民政部门回应,将会在这一天实行延时服务,满足市民的领证需求,其中上海还提到“无论时间多晚,都会当天办结”。这意味着上海民政部门的部分工作人员,不仅周末要加班,而且可能加班到很晚。

  这种工作态度值得肯定,人们希望周末能进行结婚登记,那么民政部门加个班也属正常。而且仔细想想,人们平日去办一项业务,其实也是要请半天假。周末难得有空,又恰逢好日子,公共服务也不妨向普通人的需求靠近一些。

  不过网上也有些不同的声音,“520就一定吉利吗”“幸福难道取决于什么日子吗”,似乎对这一天人们的需求不以为然。

  当然,“520”领证也不代表什么,“图个吉利”云云本身也没什么科学性,在这一天去办离婚的说不定也不少。但,谁让人们就喜欢谐音这个说法呢?这没有什么理由,就是非常主观、情绪化、非理性的偏好。

  这就好像婚姻,在主流舆论中,人们都不喜欢“天价彩礼”,不喜欢在婚姻关系中物化对方,把对方等价于房子、车子、工作收入,那么在乎对方什么呢?被提倡的恐怕也是主观、情绪化、非理性的偏好,什么感觉、心动云云。

  现在公共服务部门,主动去贴合人们非必需甚至“没什么道理”的偏好,这种趋势是对的。人们喜欢某一天,喜欢一个谐音,喜欢带有神秘色彩的吉利,那么这种需求就应当被尊重。这不也是提升发展水平的题中之义吗?人们的诉求,已经从“我需不需要”变成了“我喜不喜欢”,公共服务也应该顺着人们喜欢的方向去。

  客观来看,各地对“520”这么重视,大概也和婚姻登记的形势有关。民政部公布的《2021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年依法办理结婚登记764.3万对,比上年下降6.1%。2013年,这一数字是1346.93万对,此后连续八年下降。

  所以“520”这个日子,就和双11、618类似,有点集体狂欢的意思,那当然得格外重视,借着这种节点,也有望抬升全年的登记数量。因此“加个班”是应该的,也是值得的。人们总把鼓励结婚、促进生育挂在嘴边,那么付出额外的劳动时间是最起码的,恐怕也是成本最低的一种支持了。

  人们扎堆“520”婚姻登记,其实也是个提醒:到底是什么因素在推动人们结婚?有一点至少不能忽略——心情,人们碰上一个有谐音的日子就想去登记,这从物质层面当然没法分析这一天到底有什么不同,但人们内心在这一天就会自觉不自觉地欢喜。那么如果想提升婚姻和生育数量,就需要让人们心态平和、心情愉悦。怎么才能做到这点,营造一种怎样的社会环境,这就值得思考了。

  (转载请注明来源“光明网”,作者“光明网评论员”)

  【上一篇】征集空间站货运方案利好商业航天发展

光明网评论员:520婚姻登记火爆,“加个班”是值得的

[ 责编:王营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 改革开放持续深化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我们仍需抢抓“十四五”应对窗口期,战略上保持定力,战术上灵活机动。在强化养老、托幼、家庭支持政策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房地产市场调控。
2023-05-31 17:56
中国正在打破西方对现代化标准垄断,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创造属于自己的发展经验,为现代化理论作出重要贡献。
2023-05-24 15:49
人是经济社会发展全要素投入中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最具能动性的要素,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口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内在要求。
2023-05-18 09:00
五个坚持明确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国内与国际间关系的重大原则,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行动指南。
2023-05-15 09:51
统筹粮食安全与活化乡村经济是未来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亟待通过深化耕地保护模式的创新,探索面向多元价值诉求的耕地保护新途径。
2023-05-06 09:58
在稳经济政策措施的持续发力下,无论是需求还是供给都处在逐步恢复中。鉴于需求不足是一个时期以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明显制约因素,因此需求改善较之供给改善更能有利于经济运行。
2023-04-27 10:02
通过建构共同体记忆和一定的情感叙事策略,彰显出我们党对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和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赶考之路具有坚定的历史自信。
2023-04-24 09:57
十年来的网络立法,涵盖数字中国、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各个领域,辐射企业、社会组织、个体等各类主体。网络立法的进程与网络深度嵌入经济社会生活的步履同频共振。
2023-04-19 09:32
平台经济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就业、拓展消费市场、创新生产模式、国际竞争中大有作为。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的典型业态,是引领经济增长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2023-04-07 09:15
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文化因素、价值追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实现社会财富资源在劳动人民各阶层、社会各主体之间,由盈余方向短缺方流动或盈余方与短缺方共享的资源配置活动。
2023-03-31 11:00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为了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长期可持续性,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要由数量追赶转向质量发展转型。
2023-03-06 16:13
自由、民主、人权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不是只能有一种模式,所谓“民主对抗威权”不是当今世界的特点,更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普世价值”的内涵实际上已经被窄化为特定的西方价值。所以我们应该超越狭义的“普世价值”观念,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
2023-03-01 10:16
做好国际传播,要做很多的研究,做到知己知彼,只有研究不断深入,拿出来确切的、有说服力的资料,才能增加我们对外传播中的论述能力和说服力。
2023-03-01 10:12
拓展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搭建“互联网+监督”平台,将具有强大公信力、权威性的传统新闻媒体与更迅捷、更开放的新媒体相融合,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合力。
2023-02-17 10:53
通过数字生产力的动力变革、绿色生产力的理念变革和蓝色经济的空间变革必将加速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实现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新发展格局的加速实现。
2023-02-08 09:28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影响国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变革具有重大影响。
2023-01-13 11:2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