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朱昌俊
澎湃新闻9月8日刊发的报道《7岁艾滋病毒携带者小瑞:父亲病亡母亲失踪,“做梦都想进校园”》,引起社会关注。9月11日,江西当地区民政局告诉记者,小瑞已获妥善安置,读书有专教负责,生活有充分保障。
七岁半的小瑞,是江西某村庄的“事实孤儿”,也是一名艾滋病毒(HIV)携带者。去年9月,他入读镇中心小学,但和其他孩子不同,他只能在家上网课,因为其他学生的家长不愿小瑞到学校读书。经媒体报道后,小瑞获得了更好的安置,算是有了一个让人欣慰的结果。但是,未必所有的“艾滋儿童”都能够有这样的幸运。
前几年,媒体就报道过“8岁艾滋男童遭203个村民联名驱赶”一事。客观说,当前社会对于“艾滋儿童”的整体关照程度是在明显提升的。比如,小瑞和哥哥此前已开始享受孤儿政策,当地还为照顾小瑞的大伯提供了每月300元的伙食补贴。同时,去年10月,主要帮扶“事实孤儿”的当地公益组织在走访中发现小瑞后,也一直给予他关爱。可以说,小瑞的基本生活保障已不成问题。但是,由于社会“恐艾”情绪的存在,小瑞还是活在一种明显的社会孤立之下——无法入校上学,甚至也没有可以一起玩耍的同伴。
在很大程度上说,小瑞的遭遇也是当前“艾滋儿童”群体境遇的一个缩影,那就是他们的生活物质保障条件已得到明显改善,但距离真正被社会所完全接纳,仍有相当的距离。或者说,他们依然被当作非常特殊的群体来对待,离正常人的生活还很远。就拿小瑞来说,在未获得这次媒体的关注前,他在家上学的状态似乎就已经被视为一种最好的结局了。然而,真正像正常人那样生活,这才是“艾滋儿童”应该追求的状态,也是社会应该努力的方向。
以“艾滋儿童”的受教育权利为例,早在2014年,原国家卫计委等三部门就联合发布通知,要求“进一步落实受艾滋病影响儿童接受教育的合法权益”“各地依法加强对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的隐私保护”“对少数入学困难的受艾滋病影响儿童,各地教育部门要妥善安排”。但这方面,政府部门的作为是一个重要方面,社会观念的阻力也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比如,很多人都已经知道,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为性、血液、母婴三种途径,一般接触基本上可免除艾滋病传染之忧。但是,还是有不少家长“不愿让孩子有一丝风险”,因而反对“艾滋儿童”正常入校。
在这种情况下,相关部门还是得有针对性地加强调查统计,为所有“艾滋儿童”提供更具人性化的关怀和服务,让他们在接受教育和融入社会上,创造更大更好的空间,而不是只能在被歧视的角落自生自灭。应该看到,“艾滋儿童”能够健康成长,能够真正融入社会,这对社会整体利益来说也是大有裨益的。公共部门有责任持续消除艾滋儿童融入社会的阻力,这也是为减少社会对艾滋群体的歧视和偏见,作出示范。
当然,从长远来看,让“艾滋儿童”能够正常进入校园,和同龄孩子一起学习、成长,这才是最理想的状态。要实现这一目标,依然需要继续加大艾滋病医学常识的普及,帮助更多人克服对艾滋病的非理性恐惧,为社会接纳“艾滋儿童”创造更好的观念基础。(朱昌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