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专业多了两个字,北师大研究生报考事业单位遭拒,当地人社局回应
首页> 时评频道 > 正文

专业多了两个字,北师大研究生报考事业单位遭拒,当地人社局回应

来源:大洋网2023-09-14 17:28

  近日,小贺(化名)向红星新闻记者报料称,自己在报考江苏省沭阳县一事业单位时,由于专业名称中多了“领域”二字,而被认定为所学专业不符合报考条件,未通过资格审核。

  小贺告诉记者,9月2日,正在找工作的她看到沭阳县人民政府网站发布了“2023年沭阳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简章”,在仔细筛选后,小贺发现岗位代码为06的沭阳县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岗位比较符合自身的条件。在该岗位的简介中,专业要求为“法律类”,学历学位要求为“本科及以上学历,获得相应学位”。

  9月7日报名开始后,小贺第一时间登录相关网站进行报名。然而,当她第二天查看审核结果时,“沭阳网上报名平台”却显示“审核未通过(所学专业不符合报考条件)”。

专业多了两个字,北师大研究生报考事业单位遭拒,当地人社局回应

小贺未通过资格审核

  看到自己报名未成功,小贺感到很困惑,随即致电沭阳人社局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科了解情况。

  三天后,沭阳县人社局工作人员答复小贺称,她毕业证书上的专业为“法律(非法学)领域法律硕士”,而《江苏省2023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专业参考目录》中“法律类”专业只有“法律(非法学)、法律、法律硕士(非法学)”等,严格比对,小贺的专业多了“领域”两字,不符合“法律类”的要求。

  小贺向记者表示,自己2018年研究生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当时就读的专业是法律(非法学),是全日制研究生。小贺发来的毕业证书也显示,她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于2015年9月至2018年6月在该校法学院法律(非法学)领域法律硕士专业学习,而在她的硕士学位证书中则显示,其被授予了法律硕士学位。

  北师大法学院相关工作人员向记者证实,小贺的确曾在该学院法律(非法学)专业硕士专业就读,并且顺利毕业,拿到了学位证和毕业证,“我印象中,去年(这个专业)的毕业证书上也有(领域法律硕士)。”

  一名2021年毕业于北师大法学院法律(非法学)专业硕士的学生也告诉记者,她的毕业证书上也有“领域法律硕士”这几个字,“我们当时参加的也是统一的研究生招生考试,因为本科学习的不是法律,所以会有(非法学)这几个字,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有‘领域法律硕士’这几个字,但我们学习的内容和学位证上的学位都是法律硕士学位。”

专业多了两个字,北师大研究生报考事业单位遭拒,当地人社局回应

小贺的毕业证书

  9月13日下午,沭阳县人社局工作人员回应红星新闻记者称,已知晓小贺报名未成功一事,“她专业名称在我们的公务员专业参考目录里面找不到,多了‘领域法律硕士’这几个字。我们就看她的专业名称,专业名称不一致的话是没办法报考的。”

  记者从中共江苏省委组织部官方网站上查询到了上述《江苏省2023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专业参考目录》,该目录上确无小贺毕业证书上显示的“法律(非法学)领域法律硕士”这几个字。

  值得注意的是,该参考目录中的“特别说明”写道:由于各类院校专业名称设置不统一,每年都有新设专业,本目录无法全面涵盖……各类院校所设专业。

  在“特此申明”中也写道:本目录仅限江苏省2023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使用,若其他情形使用,谁使用谁负责。我们不负责解释,不承担相关责任。

  小贺说,在9月13日下午4点,本次招聘的报名时间已经截止,她最终还是没有成功报上名。

[ 责编:刘朝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 改革开放持续深化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2023-07-12 09:32
区域国别学是典型的交叉学科,只有从不同学科视角贡献知识增量,通过融合、碰撞和创新,才能最终形成学科共识。
2023-06-28 09:36
我们仍需抢抓“十四五”应对窗口期,战略上保持定力,战术上灵活机动。在强化养老、托幼、家庭支持政策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房地产市场调控。
2023-05-31 17:56
中国正在打破西方对现代化标准垄断,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创造属于自己的发展经验,为现代化理论作出重要贡献。
2023-05-24 15:49
人是经济社会发展全要素投入中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最具能动性的要素,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口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内在要求。
2023-05-18 09:00
五个坚持明确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国内与国际间关系的重大原则,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行动指南。
2023-05-15 09:51
统筹粮食安全与活化乡村经济是未来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亟待通过深化耕地保护模式的创新,探索面向多元价值诉求的耕地保护新途径。
2023-05-06 09:58
在稳经济政策措施的持续发力下,无论是需求还是供给都处在逐步恢复中。鉴于需求不足是一个时期以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明显制约因素,因此需求改善较之供给改善更能有利于经济运行。
2023-04-27 10:02
通过建构共同体记忆和一定的情感叙事策略,彰显出我们党对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和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赶考之路具有坚定的历史自信。
2023-04-24 09:57
十年来的网络立法,涵盖数字中国、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各个领域,辐射企业、社会组织、个体等各类主体。网络立法的进程与网络深度嵌入经济社会生活的步履同频共振。
2023-04-19 09:32
平台经济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就业、拓展消费市场、创新生产模式、国际竞争中大有作为。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的典型业态,是引领经济增长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2023-04-07 09:15
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文化因素、价值追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实现社会财富资源在劳动人民各阶层、社会各主体之间,由盈余方向短缺方流动或盈余方与短缺方共享的资源配置活动。
2023-03-31 11:00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