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李康化 上海交大媒体与传播学院教授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为“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在藏品不断丰富、观众不断趋新、技术不断迭代的今天,作为文化空间和社交媒介的博物馆如何创新展览、拥抱技术,让场馆吸引人流,让美育浸润心灵,激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的话题。
策划破题,让展览主题“更鲜明”。专题展览围绕某一特定主题或历史事件展开,这种纵深度和集中性使得展览更具吸引力。以一个主题把繁杂的历史实物串联并展开,已成为博物馆的展览常态。2018年9月,中国国家博物馆从陕西历年文物中精选120件(套)唐代精品文物,举办了“大唐风华展”,原本在多次考古发掘中出土的散碎的文物,在博物馆的展览中被纳入了历史的谱系,让观众感受到盛唐时代对于“美”的定义和标准。2023年1月,上海博物馆举办的“从波提切利到梵高:英国国家美术馆珍藏展”,展出了50位欧洲艺术巨匠的52幅油画作品,为观众呈现了一部欧洲美术简史。国博和上博的特展大获成功,充分表明观众更有兴趣也更容易融入专题式的教育情境当中。
技术破壁,让展陈环境“更沉浸”。如今,以“云展览”“云直播”“云讲解”等为特征的博物馆教育新业态已然形成,技术赋能博物馆展览成为新时尚、新常态,博物馆教育实践深度融入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浪潮。然而,数字技术不是简单地把“线下”转为“线上”,更是为博物馆立足自身教育理念,开创了更加广阔的实践空间。浙江省博物馆推出“云上浙博”微信小程序“智慧导览”系统,利用“蓝牙+声波+AOA”三向定位技术在展厅内进行定位,在0.5米级范围内推送所在区域讲解内容,进行自助语音讲解,与观众实现智慧互动。国家博物馆的“华彩万象——石窟艺术沉浸体验”,结合数字绘制、数字3D Mapping影像和AI算法技术,表现敦煌莫高窟、麦积山石窟、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的艺术风格与丰富内涵,让观众在观展时如临其境。当然,在肯定技术赋能展览的同时,也要警惕技术对艺术的侵蚀,沉浸式展览的目的是激活审美而不是淹没感知。
传播破圈,让展馆流量“更澎湃”。当前,文化与旅游呈现加速融合的趋势,“逛博物馆”成了人们文化休闲生活的“必选项”。国家文物局的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春节期间,全国博物馆共接待观众7358.01万人次。观众爱逛博物馆,是因为传统文化本身具有吸引力,而文创产品的加持,让博物馆关注的重点由“物”转向“人”。持续“破圈”的“博物馆热”,带动了馆内及周边地区的文旅消费。2024年“五一”假期,拙政园、苏州博物馆客流火爆。粉墙黛瓦的苏州博物馆与附近的狮子林、平江路等历史文化场所,共同构成了文旅观光圈,其在夜间开放时,还会和旁边的拙政园一起共同举办“拙政问雅·夜苏博”活动。这也提供了很好的观察视角:文旅的聚合效应是人文经济的生动展现,博物馆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实现了声量与流量的“双赢”。
博物馆开展社会美育,要在守正,贵在创新。虽然博物馆的功能和价值边界一直在扩大,但教育始终是重要功能。上海博物馆“何以中国”文物考古大展——“宅兹中国——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是2022年上博举办的最重磅精品大展。展览期间,上海博物馆与上海中国中学资源互享,让展览走进校园,使学生感受五千年中华文明的魅力。创新是博物馆开展社会美育的关键。博物馆可以“无墙”,如基于技术创新而诞生的不存在于物理空间中的数字虚拟博物馆,延伸了实体博物馆的参观时空;展览可以“无物”,如“画游千里河山——故宫沉浸艺术展”,以全新的视角对传世国宝《千里江山图》作了数字化转译与场景化呈现。
博物馆是美的殿堂,需要用大爱之心和大美之艺提供高质量的精神食粮,积极承担起教化导向作用,开展“人人便参与、人人可体验、人人有收获”的社会美育。如此,才能更好滋养人民的美好生活。(李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