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光明网评论员:“人生教练”走红,恰恰说明人生是“无解”的
首页> 时评频道> 光明网评论员 > 正文

光明网评论员:“人生教练”走红,恰恰说明人生是“无解”的

来源:光明网2024-06-18 15:55

  光明网评论员:近年来,“人生教练”在社交媒体上悄然走红。根据ICF(国际教练联合会)统计,截至2024年2月,全球认证教练人数突破5万人,虽然中国大陆的人数还不足2000人,但已经有一大批人在来的路上——在小红书上搜索“人生教练”,会跳出18万+篇笔记,绝大多数表示自己正在申请ICF的认证。

  人生教练,似乎和人生导师不太一样。按照从业者的说法,人生教练“不给具体建议、不灌鸡汤、不做心理咨询,通过一对一聊天帮你找到自己内心的声音、重拾对生活的热情、制定目标与执行计划”。也就是说,人生教练不会直接告诉用户应该做什么,而是让其发现自己是什么。

  从网上一些采访能看出来,人生教练可能会问一些“那这个时候你感觉怎么样?你如何描述它们?”“面对这样一个漏风的帐篷,你想怎么做?”这些都是开放的,其实也是“无解”的——并不是那种让人困惑的无解,而是没有一个固定的走法,你需要听从自己内心的想法,换句话说,往哪个方向走,可能都是一个解法。

  人生教练的走红,或许印证了一句话,“在这个世界上,除了孤独之外没有什么是永恒的”。没有多少“高人指路”,没有人能把既定的路径铺到自己的面前,人需要真的看到自己,也跟随自己。既然人的本质是孤独,那么除了听自己的声音,也别无其他办法。

  当然了,现在人生教练到底功效几何还能难说,只不过市场看着颇为火热。其实如果跳开这种个人视角,人生教练的出现,倒很符合一种时代特征。

  根据公开信息显示,人生教练大致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在一些国家出现,近些年在国内快速发展。而人生教练重要的门类就是职场教练,即帮助人们面对一些职场困境,诸如“我要不要离职”“我有一个新的工作机会该不该接?”“我对现在的工作毫无兴趣该怎么办”“看领导很不爽该怎么办”……

  从时间段和内容来看,人生教练其实和信息化带来的产业升级高度匹配,既有的经验已经不敷使用。就像“离不离职”,这很难从收入或工作环境的单个维度来衡量,还要考虑诸多的职业发展以及不确定的人生际遇;“看领导很不爽怎么办”,也说明人不会被固定在一个地方,他还有包括跳槽在内的种种选择。面对这种不确定性,其实人生教练也“放弃”了:我也说不出答案,我就帮你寻找自己吧。

  这在以往大概是不可想象的。假设在农业时代,在一个高度确定性的社会空间,大概人生教练也没有多少市场。人们虽然都不太喜欢不确定性,总是偏向安稳,但既然产业升级、技术进步已经到了今天这个层次,“不确定”才是一种常态。其实反过来想想,“不确定性”也代表“流动性”,在路径模糊的空间里,人才有自由奔跑的可能。

  这也让人想起了近些天出圈的姜萍。无论现在人们对她的真实能力有什么争议,但她的出圈本身已经说明一种“不确定性”的好处。一个社会组织、不设门槛的比赛,给了她一个狭小的缝隙,去突破诸多的框束。人们对她的讨论,其实也是对一种不确定性的适应困难。

  寻找人生教练的人,可能有很多苦恼。但从更广阔的社会发展来看,这终究是个好事,多一些缝隙、多一些不确定性,让人生少一些固定的走法,多一些听从自己内心的空间,这种自由舒展,肯定是所有人受益的。

  (转载请注明来源“光明网”,作者“光明网评论员”)

  【上一篇】姜萍,不仅仅是一个数学人才那么简单

光明网评论员:“人生教练”走红,恰恰说明人生是“无解”的

[ 责编:刘朝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 改革开放持续深化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2024-01-04 15:35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2023-12-14 17:59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2023-11-09 10:22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2023-10-24 11:06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2023-10-10 09:58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3-09-27 09:53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