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持续12天的巴黎残奥会闭幕了,它为世界带来了4400名残奥运动员的高水平竞技,更带来了一次关于公平与尊重的思考。
什么是不被定义的人生?残奥会中国代表团的首金由自行车选手李樟煜获得,看他在赛道上竞逐时,没人会把他与“先天性脑瘫”联系在一起,一个从小说话走路都困难的脑瘫患者在骑车时有了追风的自由。看男女混合4x50米自由泳接力20分决赛,才知道没有双臂的人是如何让双腿像装了马达似的快速摆动。
什么是命运的另一种可能?夺得残奥会乒乓球混双银牌的运动员熊桂艳曾是一名健全的运动员,可她24岁时因一种罕见病导致腿部残疾,运动生涯戛然而止。然而,38岁时她重拾球拍,最终站上了残奥会的领奖台。她坦言,治疗很难,身份的转变也让她一开始很难接受,但后来参加残疾人比赛,人生慢慢开启新阶段。
正如一位运动员所说,“我不希望关注我的残疾。我希望关注我的能力。”残奥会是高水平竞技,在某些运动项目上,残疾人运动员超过了奥运运动员的成绩。他们正在用一次次的自我突破,努力向世人证明,身体的缺憾,不是能力的天花板,更不是梦想的终点线。
残奥会之光,不仅照亮赛场。体育的终极意义不是金牌,而是以体育为媒介,推动社会更具包容性和公平性。残疾人的困境不全来自身体的限制,还包括环境是否友好,世人是否有偏见。在一个无障碍设施还不够健全的城市里,他们的出行就像是一场战斗;在一个存在刻板印象的社会环境里,他们的能力常常难以得到应有的认可。
设想一下,一个真正无障碍的世界应该是什么样子?通道平坦,轮椅可以自如穿梭;公共交通便利,盲文标识清晰;信息通达,自由获取没有阻碍;环境友好,温暖之手无处不在。无障碍环境建设,是为了让残疾人可以与健全人并排而行,让每一个人,无论健全或残疾,都能享有平等的机会,继而在不被定义、不被限制的环境中,尽情发挥自己的潜力。(文字:马青 制图:刘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