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据媒体报道,近日有福建厦门网友通过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反映,近一年多来,前埔图书馆长期有流浪汉出现,气味刺鼻,卫生情况堪忧。11月8日,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委书记账号回复表示,诉求人提到的“流浪汉”也是一位读者,“每一位公民都有进图书馆阅读的权利,我们不能拒绝他入馆,但对于该读者个人卫生等方面的问题,会持续关注和提醒。”
网友对图书馆环境与秩序的担忧并非不能理解,但一方面,在规则上,每位读者都拥有平等的享受公共服务的权利,自然也包括进入图书馆的权利。何况新闻中这位“流浪汉”没有影响其他人阅读的行为,经过馆内工作人员劝说后也换了衣服、理了头发,展现出了他对书籍的尊重。图书馆再将其拒之门外,完全没有道理。
另一方面,“不拒绝流浪汉”,同样是人文关怀的体现。在社会每每讨论“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时也要看到,部分弱势群体对于文化资源的需求同样不该被忽略。甚至某种程度上来讲,他们反而比那些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阅读者更需要触手可及的文化产品。为所有人提供免费、平等、无障碍的服务,图书馆这样的机构,恰恰就是最有能力,也最应该在这方面做出努力的。
在一座城市中,图书馆不只是知识与技能的集散地,更是精神文明的坐标。大概在十年前,浙江杭州图书馆就因为不拒绝乞丐和拾荒者进入而受到社会诸多关注,被称为“史上最温暖图书馆”。面对采访,工作人员却表示:“这是公共图书馆本来就应该承担的责任”。如今思明文旅局的回应再度被诸多网友点赞,也是一种提醒:进一步协调好管理和沟通问题,让图书馆的“公共性”“普惠性”真正成为一种常态,是城市建设的必要之举。(张尔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