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龙之朱
2月8日,四川成都邛崃南宝山旅游区发布致歉信,称雪棉铺装的“雪村”,给前来观光的游客留下很不好的印象。旅游区于初二开始清理所有雪棉,让旅游区回归本色。
此前有媒体报道,不少游客被南宝山旅游区“雪村”宣传吸引,宣传照中,森林、大雪、小木屋,满足了人们对雪中村落的一切向往。更有广告词魅惑人心:“不是东北去不起,而是成都雪村更有性价比!”不过,有博主曝出,该景区用棉花当雪,肥皂水降雪,一点儿真雪都没有。
南方冬季气温高,一雪难求。这本来是一个常识,尤其是这些年冬季气温偏高,雪线更是不断北移。这个时候,如果成都本地就能玩雪,当然是一件美事,也是不错的生意经。
然而,景区声称“宣传说的都是人造雪”却是一种文字游戏,幷不能排除其虚假宣传的嫌疑。“人造雪”本是一种利用物理或化学技术实现水变成雪的过程,如此制造的雪花无论是视觉上还是触感上都与自然雪花极为接近,与“雪村”用棉花和肥皂水堆砌出来的雪景有本质区别。
对于有网友质疑,网上的图片和雪村现场不符的情况,工作人员回应“图片都是博主宣传引流用的”“为了卖票或者赚取佣金”,然而这种说法也并不能撇清自己的责任。试问,博主宣传岂非景区经营者授意?广告出现问题,广告主又怎能把自己摘得干干净净?
人们玩雪,是一种近距离的亲近、沉浸,而不仅仅是远观。雪景能不能经得起赏玩,游客一触便知,这个证伪的过程太快,不可能长久瞒得过人。其实,如今南方不少地区已经使用人造雪等技术引入冰雪项目,并且吸引来如潮的游客。一向难以见到雪的南方人,在人造的冰雪世界里同样流连忘返,玩得不亦乐乎。
相比之下,游客被宣传图片吸引前往“成都雪村”,却发现“之前在网上看到的图片,现场都没有看到”,自然会产生极大的反差感。“47条评论中有41条差评”,也就不足为怪了。
老百姓一较真,假“雪村”就消融了。尽管那些棉花做的假雪,很难真正消融,但此番被清理,再一次表明,那些试图糊弄消费者的“花活”“噱头”,不可能持久,终究会被抛弃。
近年来,人们在旅游时越来越强调沉浸感,以往那种浮光掠影式的观光游,越来越不合游客口味了。而游客趣味的变化,也对人工造景提出了很高要求。当然,鉴于逆势而上往往投资浩大,因地制宜发展旅游产业仍是首选。像成都原本就有着极为丰富的旅游资源,不管是自然风光,还是人文遗产,都有着独特的优长,完全可以扬长避短,合理配置,又何必舍近求远,搞什么四不像的棉花雪景呢?
当下,文旅产业已成为各地竞逐的主导产业、热门赛道。越是热度高,越是要多一些真诚和敬畏,要将资本、精力和智慧多用在优化产品服务上,不要总是想着打擦边球、搞噱头。(龙之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