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王石川
据报道,记者在市场上看到一款正在出售的安全帽上清晰地显示2005、2006、2007三个数字,这代表着这顶安全帽的使用期只限这三年时间。然而这款已经过期近20年的安全帽产品,依然在市场上公开进行销售。
按规定,安全帽的使用期限从新产品制造完成之日计算,植物枝条纺织帽不超过两年半,玻璃钢(维纶钢)橡胶帽不超过三年半。而在一些地方,过期近20年的安全帽仍在销售,不能不让人忧心。
安全帽关乎生命安全,容不得丝毫儿戏。试问,已经过期近20年,安全帽还能保安全吗?答案是否定的,“其外壳材料易老化脆裂,抗冲击性能、耐穿刺性能、侧向刚性、电绝缘性和阻燃性都会大大降低”。这种问题安全帽,无论谁买,都是拿生命不当回事。
但与其追问谁来买,不如追问谁在卖,更要追问为何一直在卖?对于商家来说,销售这种问题安全帽是违规的,应被查处。问题来了,谁来查处?为何一直没人查处?问题安全帽在哪里销售,哪里的监管部门就有责任主动出击,依法查处,否则就涉嫌不作为。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售卖已经过期的安全帽并不是个案。从中,既可看到无视规定的商家为数不少,也可说明涉嫌失职渎职的监管部门普遍存在。问题安全帽大行其道,与厂家、商家在畸形利益驱动下铤而走险有关,也与相关部门不作为有关。
且看报道披露的一些调查细节。一名电商商家告诉记者,自家的产品无法过检,但却可以给工地供货,只是重量轻一些;另一名商家声称,虽然自家价格低的产品达不到国家标准,但可以贴上其他达标产品的合格证。此外,在网络平台上,记者看到有商家公开售卖安全帽的合格证。如此种种,无不说明平台未尽到把关之责,也暴露出相关部门缺乏基本的担当。
遏制问题安全帽横行于世,需要多管齐下。比如,对市场上有问题的安全帽一一清除,不让它们坑害使用者。再比如,坚持源头治理,严防问题安全帽流入市场。记者发现,一些已经拿到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的安全帽生产企业,也在偷偷从事劣质安全帽的生产,并想方设法逃避相关部门的监督。对这一无视法律法规的企业,更应该依法严惩,绝不姑息。
安全帽、安全带及防护绝缘鞋、防护手套、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等特种劳动防护用品,是维护公共安全和生产安全的重要防线,是守护劳动者生命安全和职业健康的重要保障。早在2019年,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应急管理部办公厅就联合发文指出,加强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杜绝不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产品流入市场、进入企业,切实保障劳动者职业安全和健康。
具体如何监管?相关部门指出,加强采购进场监管,加强现场使用监管,加强日常检查管理。此外还提出,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对制假“黑窝点”,要报请当地政府予以取缔;对违反产品标识规定、伪造冒用质量标志、偷工减料、以次充好、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等行为,要依法查处。要加强对电商平台的监督管理,督促其落实法定责任,规范网络交易行为。由此可见,惟有各尽其责,严格履职,才能确保劳动防护用品的安全。
安全帽过期近20年,仍在大肆销售,这类乱象不能再继续下去了。事关生命安全,不能麻痹,也不能麻木,多一些紧迫感,主动出击,维护市场秩序,才是对生命负责。(王石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