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夏研
近日,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重庆燃气集团燃气收费问题调查情况通报》,称2025年1月以来,有市民陆续反映重庆燃气集团收费异常。重庆市市场监管局、市经济信息委迅速成立调查组,深入开展群众反映问题调查核查,督促企业受理办结投诉7198件,入户核查用户1073户,分析数据2.4亿条。
经查,自2024年4月查处重庆燃气集团多计多收燃气费问题以来,该企业未深刻汲取教训,落实整改责任不到位,整改工作流于形式、推进不力。目前,仍然存在抄表周期混乱、违规估抄、错抄、抄表力量配备不足等问题,由此责令重庆燃气集团立即整改,拟处罚金共计810万元。
这是一年时间内重庆燃气第二次被罚。2024年4月,重庆市民普遍反映更换气表后费用大增,在几经舆论拉锯后,当地成立调查组。
随后调查组查明,燃气企业存在“错抄和违规估抄”“燃气计费周期混乱”“价格政策执行不到位”“换表工作组织无序”“工作力量严重不足”“内部监督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并免去了时任重庆燃气原党委书记、总经理。
没想到一年不到的时间,“相同的配方”几乎原样重现:又是网民反馈异常,又是舆论拉开声势,又是当地深入调查,又是涉事企业道歉,甚至连问题都是类似的。这实在让人费解——涉事企业何以屡教而不改?
究其原因,大概是问责、整改,还没有让企业感到肉痛,也没有凝聚起巨大的力道,导致了“整改工作流于形式、推进不力”。由此相同的问题几乎“复制粘贴”一般,不到一年的时间再次重现。
那么这一次的整改能否真正起到效果?有了前车之鉴,只怕舆论暂时还得打一个问号。希望涉事企业这次可以痛定思痛、深入反思,不要一再消耗舆论和当地民众的耐心了。
平心而论,对于规模巨大的企业来说,涉及环节流程众多,难免碰上“大企业病”,在短时间内实现流程最优化或许面临一定的难度。但是考虑到企业的性质——一家保障基本民生的国有企业,那么类似的解释显得说服力不足。煤气事关千家万户的柴米油盐,这本身就当拿出十二分的心力予以全力保障。但涉事企业却是一错再错,往轻了说这是“管理不善”,往重了说这何尝不是“眼中没有民众”?
水电煤气这样的公共事业,事关基础民生,是无数人日常生活的兜底。如果这其间被“动了手脚”或是措置不当,不仅惊扰万家烟火,给经济社会生活带来影响,也会极大地挫伤公共事业的公信力——就像现在一年时间两次问题爆发,恐怕会在舆论场上留下长久的回响,在不少人心中留下一个相当负面的印象。
希望这一次问题整改,可以真正起到效果。对于涉事企业来说,也应当有清醒的认识:密集的问题,已经造成了某种信任的脆弱,今后被长期紧盯恐怕是免不了了。
因此,接下来的整顿更应当深入骨髓,毕竟如今的任务已经不只是“改掉问题”,还有“挽回形象”,以及“经得起审视”。但愿经历这一场风波,人们可以看到一个纪律肃然的企业,也能用上清清楚楚、分毫不差的燃气。(夏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