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李康尼
网络主播也要有职业能力标准了?近日,中国演出行业协会正式发布《网络表演(直播与短视频)主播职业能力划分要求》团体标准(以下简称《标准》),这是自2024年7月人社部等三部门将“网络主播”列为国家新职业后,国内首个针对网络表演主播的职业能力评价标准。
《标准》不仅明确了“职业主播”的定义和能力特征,也推出了较为细化的等级划分和评价方法,为主播构建了阶梯式培养体系。其中,评价体系涵盖知识、技能、品德信用三大维度,将主播划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等级。针对优质主播,《标准》鼓励平台与MCN机构提供分级资源扶持,如商业合作优先权等;而对存在品德信用问题的从业者,《标准》则设立了“一票否决”机制,严重违法失信者将被排除在评价体系外,同时将未成年人保护、诚信记录纳入考核。
近些年,网络视听行业蓬勃发展,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5月,我国网络表演(直播)行业主播账号累计开通超1.8亿个。较为友好的进入门槛,激发了人们的分享热情,也为普通人带来了发挥特长、被更多人看见的宽广平台。《标准》“激励+约束”的双轨制设计,既为从业者提供了成长阶梯,又筑牢了行业发展的价值底线。
随着监管部门、平台及行业上下游的协同努力,直播行业已逐步告别“草莽时代”,走向规范化和职业化。以抖音平台为例,其推出的“健康分”管理机制,通过动态评分引导主播规范直播,将主播的内容规范与否与直播推荐量级、直播收益等直接挂钩。这种机制创新使优质内容创作者获得更公平的竞争环境。数据显示,该平台 2024 年有76%的低分主播违规率明显下降——当主播的违规成本远远大于潜在收益,自然会倒逼其约束自身行为,不敢再通过卖惨、博眼球、夸大宣传等方式牟取利益。长效的信用累计体系,也能够有效防止违规者另起炉灶、“卷土重来”的情况。这种机制彰显的清晰价值导向,有利于引导从业者珍惜羽毛,更多通过提升内容品质、持续深耕的方式获得关注。
值得肯定的是,越来越多具备专业技能的人才开始涌入直播行业。如据《2024抖音演艺直播数据报告》,过去一年有3446名文艺院团演员在抖音进行了23万场演艺直播;中央民族乐团、中国东方演艺集团、中国煤矿文工团等专业文艺院团也纷纷开辟线上舞台。主播群体正在形成“专业能力+创新表达”的新范式。
当然也应该看到,流量吸引力之下,相关行业仍有值得关注的乱象发生。未来,网络直播和短视频行业发展前景广阔,在推动职业主播步入规范化轨道的基础上,如何加强有关部门和产业上下游的协作,通过培训等方式提升主播群体的专业、法治和媒介素养等,都值得进一步探索。
从“野蛮生长”到“精耕新作”,此次职业主播分级标准的落地,不仅有利于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净化网络生态,也能进一步增加主播群体的职业认同感和归属感。当专业能力成为行业核心竞争力,直播经济和视频经济的正向价值将得到更充分释放。(李康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