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宠物险理赔难,难在哪、怎么破
首页> 时评频道> 光明观察原创 > 正文

宠物险理赔难,难在哪、怎么破

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2025-04-09 15:19

  作者:周威

  近日,《中国青年报》一篇题为《宠物进家门 保险买不买》的报道引发关注。随着中国宠物经济升温,2024年,中国城镇宠物数量超过1.2亿只,90后、00后养宠人群占比超六成,宠物保险成了不少“铲屎官”的新选择。然而,买了保险却赔不了、高龄宠物续保无门的故事屡见不鲜,让人忍不住问:给“毛孩子”上个保险,咋就这么难落地?

  报道中,95后郭女士的猫咪Seven因膀胱结石花了近3000元,保险公司却以“长期疾病”为由拒赔;梁女士的狗卷卷因腹壁疝被划为“先天性疾病”,理赔申请不到24小时就被驳回。合同条款里藏着小字“雷区”,遗传病、先天病等一连串免责清单,看得人眼花缭乱。更别提10岁以上的高龄宠物,续保直接成难题,柯基犬萝布丁的主人夏莱就直言:“年轻时保得住,年老时反而没保障,这算啥保险?”数据显示,宠物平均单次就诊花费已达2000多元,若没有保险兜底,不少人只能咬牙硬扛,甚至无奈弃养。

  保险公司也有自己的苦衷。宠物险赔付率高得吓人,部分渠道甚至超100%,远超其他财产险。猫狗发病率高、意外多,医疗费用还不透明,医生资质参差不齐,过度诊疗更是常事。加上一些投保人低报年龄、隐瞒病史,保险公司不得不在条款里“设卡”。但这种“宽进严出”的玩法,短期内省了钱,长远看却砸了招牌,让消费者的信任一降再降。

  这其中有一个重要问题需要弄清楚,那就是,宠物的所谓医疗险,本质上还是财产险,这与人的医疗保险属于寿险有很大区别。人类医疗保险关注的是人的生命和健康,属于人身保险的一种,带有社会保障性质;而宠物医疗险归类为财产险,保险公司把宠物视为财产的一部分,保障的是宠物生病时产生的治疗费用,更多是商业服务,缺少社会福利属性。两者虽然都叫“医疗保险”,但无论在法律定位、保障内容还是责任承担上都有本质不同。

  不论是人险还是宠物险,保险的基本逻辑从来没有改变过:大数法则和诚信原则。问题在于,宠物保险实操中碰到的难题远比想象的要多。宠物的年龄评估难、治疗标准缺失、过度医疗消费、骗保现象,都让保险公司在定价和理赔时步步为营,生怕一个不慎就被“薅羊毛”。

  对比成熟市场,可以找到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比如,一些国家在宠物医疗体系和保险制度上实现了较好的衔接,通过统一的医疗规范和严格的行业监管,保障了保险公司对诊断结果的信任基础,也减少了骗保空间。尽管保费水平相对较高,但理赔流程清晰,拒赔率低,投保人与保险公司之间建立了相对稳定的互信,市场运转更加健康有序。

  而在我国,宠物保险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仍面临不少挑战。行业竞争激烈,部分产品设计为了追求低价,保障范围不断压缩,理赔争议时有发生。由于缺乏统一的医疗标准,保险公司对诊疗账单往往存有疑虑,审核趋于严格。与此同时,投保人对产品理解不足,有的甚至存在侥幸心理,投保双方在博弈中消耗了彼此的信任,难以形成良性互动。市场潜力是客观存在的,但若理赔难、高龄宠物续保难的问题不解决,这块“蛋糕”早晚会凉。

  面对各种问题,宠物保险怎么破?首先保险公司要完善产品,把条款写得更明白,把覆盖范围更广一些,别总拿“遗传病”等做挡箭牌。高龄续保可以探索分级定价方案:年纪大的宠物适当提高保费,总好过“一刀切”直接拒保。与此同时,行业自我规范也要跟上,宠物医疗标准的制定应尽快提上日程。医生资质、诊疗收费要有明确规范,不能再让“天价宠物医疗”伤了消费者的心,也难倒了保险公司。监管部门也要严厉打击骗保行为,规范过度诊疗,真正为宠物保险市场扫清障碍。

  宠物保险不仅关乎经济账本,更寄托着一份责任和情感。无论是保险公司、医疗机构,还是每一位养宠人,都希望在困难时刻,能有一份值得信赖的保障。而这一份保障的落地,靠的是透明的制度、规范的服务,以及共同守护生命的初心。只有这样,宠物保险才能不再成为市场的噱头,而是陪伴宠物和家庭共同成长的一份温暖承诺。(周威)

[ 责编:刘朝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关键在于推进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其中,改革的核心在于粮食政策创设与制度创新,调动和保护好农民种粮积极性,让农民种粮有奔头,让政府抓粮有动力。
2025-03-26 16:25
在当前中国的发展进程中,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是两个至关重要的战略方向。这两大战略的实施,不仅关系到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也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关键步骤。
2025-03-21 16:18
城市是科研机构、人才、设施等创新要素最为集中的地方;城市自身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城市的创新及发展,既需要制定明确的目标,还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
2025-03-18 09:13
全过程人民民主以聚焦民生的方式促进机会公平、打破利益藩篱,让维护社会正义的机制更加完善,持续性地疏浚社会成员上升发展流动渠道,确保每个个体都拥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
2025-03-03 10:49
契合数字化、智能化的传播格局,适应Z世代拥抱变革、表达活跃、实践奋进的代际特征,以更鲜活的话语、多元的样态实现有效触达,彰显理论的生命力与引领力,是做好新时代理论传播的应有之义。
2025-01-22 11:22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