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杨朝清
不久前,浙江宁波北仑区在浙江省首创残疾人零工市场“经纪人”助残疾人就业新模式。51岁的肢体四级残疾人杨某待业在家后,生活压力让他感到焦虑。北仑区零工市场“经纪人”在社区摸排时发现,杨某在求职过程中屡屡碰壁。“经纪人”迅速行动,与宁波格佳物业有限公司联络沟通,最终让杨某成功入职安保岗位。
就业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一头连着宏观经济,一头连着万家灯火。虽然残疾人在身体机能上有所缺失,但并不意味着他们不能通过劳动来发挥作用、实现价值、赢得尊重。
社会学家罗纳德•博特认为,社会网络中存在着一些“结构洞”,用于连接两个难以直接发生关联的关系人。与健全人相比,残疾人在求职过程中面临着更多的困难与障碍,而“零工市场经纪人”就犹如一个“结构洞”,在残疾人和用工企业之间搭建了桥梁,既破解了残疾人就业难、收入低的问题,也为用工企业找到了契合需要的劳动力资源,让供需两端打破信息不对称,从而实现各取所需、各得其所,实现了双赢乃至多赢。
这边,“零工市场经纪人”通过入户走访等渠道全面了解残疾人家庭、身体、特长等情况,整合各方资源,帮助残疾人参加职业培训,为他们提供就业衔接服务;那边,“零工市场经纪人”不仅与一些用工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还主动对接一些重点企业发掘残疾人用工需求,依托数智化技术精准匹配就业供需,让残疾人的“有人没活干”和用工企业的“有活没人干”都得到破解。
残疾人事业是“春天的事业”,残疾人也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在一个终身学习的时代里,“零工市场经纪人”帮助残疾人参加技能培训,点亮残疾人就业创业的“希望之灯”。当残疾人成为技能型劳动者和创新型劳动者,他们在市场中就具有更强的就业竞争力,从而实现从“能就业”到“就好业”的转变。
对于残疾人来说,拥有一份满意的工作意味着“生活上多一些保障,心灵上多一些温暖”。就业是残疾人改善生活状况、提高社会地位、参与社会生活、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承载着残疾人的尊严与梦想。
残疾人就业不仅需要他们自身的自强不息、坚韧不拔,也离不开整个社会奋力托举残疾人追求人生梦想。不论是弘扬扶残济困、守望相助的传统道德,还是无障碍环境建设,抑或是营造“人人友善、处处友好”的良好社会风尚,让每一位残疾人都能跟上时代脚步,活出精彩的人生,这才是一个成熟、温暖社会应有的模样。(杨朝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