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然玉
近日,一位高校宿管大爷的离世,引发多位网友发帖哀悼。据报道,7月7日,青岛大学发布情况说明,称该校浮山校区一物业工作人员在值班室被发现身体情况异常,学校拨打120并报警,急救人员抵达现场确认当事人已不幸离世,警方初步排除刑事案件可能,具体原因正在调查中。事件发生后,学校深感痛心和惋惜,立即成立工作专班,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调查,并做好善后和家属安抚工作。
任何生命的猝然离去,都令人痛心不已。这位宿管大爷的逝世,更是引发了校内校外、线上线下同悲。在“宿管大爷”的职业身份之外,这位特殊的逝者还是学生们的熟人,对大家对他有着近乎亲人般的情感。大众面对此事,无疑有着一系列复杂情绪。这其间有遗憾、有质疑,这何尝不是一场严肃的悼念呢?满满的不舍,皆是敬畏与珍视。
这些年来,保安大爷、宿管阿姨、食堂大叔等,一再成为大学生们美好生活的一部分,并经由社交平台的传播,而成为了出圈的暖心故事。此类故事之所以动人,就在于这类基层劳动者的朴素、真诚、饱满的人格,以及大学生们所展现的同理心、感恩心——这类跨越圈子的交往,丰富了校园家庭般的氛围,也让广大的一线后勤工作人员,不再是“透明人”,而由边缘走向中心。
也因为此,他们的处境、他们的命运,也经过学生们的视角,而更多为人所关注。此次事发之后,不少学生都分享了宿管大爷生前的日常,那些只言片语、那些记忆片段,拼凑出了一个模糊的人像。舆论场内,人们对着这个“人像”感伤。悲伤之外,网友们就个案进行反思,或许是意义所在,这也是网络热点事件演进的必然路径。其并不一定都精准,也不一定都空穴来风。所以,“酷暑”“空调”顺理成章被成了最先被追问的对象,而高校物业人员的职业处境,也顺势被起底了一番。连带着,关于高温天里特定工种“防暑降温,守护健康”的保障体系,都被系统性检视。
当然,这些思考其实未必一定与事件本身直接相关,但这些发散性的思考中,有对个人价值的尊重,更有推动相关社会系统完善的力量。(然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