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北青报特约评论员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岁月如璀璨星辰,永远闪耀着光芒;总有一些历程如巍峨山峰,永远镌刻着传奇。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特殊时间节点上,我们迎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8周年。从硝烟弥漫的抗战烽火中走来的人民军队,正意气风发踏上新征程。
1927年8月1日,南昌城头一声枪响,拉开了我们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大幕。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也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自那时起,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就英勇投身为中国人民求解放、求幸福,为中华民族谋独立、谋复兴的历史洪流,同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在了一起。98年来,人民军队历经硝烟战火,一路披荆斩棘,付出巨大牺牲,取得一个又一个辉煌胜利,为党和人民建立了伟大的历史功勋。
98载忠诚担当,98载浴血荣光。当我们站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特殊历史时间节点回望人民军队的辉煌历程,心中涌动的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是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是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是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杨靖宇、赵尚志、左权、彭雪枫、八路军“狼牙山五壮士”、新四军“刘老庄连”、东北抗联八位女战士等众多英雄群体,标注下人民军队面对穷凶极恶的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前赴后继、不屈不挠、顽强奋斗的挺拔英姿。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来自外部的打压遏制不断升级,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巩固国防和强大人民军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支撑。面对跨越发展、迈向一流的历史重任,如何以改革推动强军、以强军支撑强国,是必须回答好的重大时代课题。在革命性锻造中浴火重生,在历史性重塑中强筋壮骨,在迎接风险挑战中向强进发,坚定朝着党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坚决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使命任务,无不需要从伟大抗战精神中汲取强军力量。
“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在抗日战争烽火中,爱国主义始终是激昂的主旋律。而今,当戍边战士陈祥榕写下战斗口号“清澈的爱,只为中国”时,当代军人对祖国深沉、真挚的爱得以延续传承。当“两弹元勋”程开甲那种“我这辈子最大的心愿就是国家强起来、国防强起来”的渴望浸润心田;当时代楷模王继才那份“家就是岛,岛就是国,守岛就是卫国”的家国情怀升腾心间,强军力量也便在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中凝聚。
气节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支军队排除万难、压倒敌人所依仗的重要精神气质。1943年5月5日,日军重兵合围八路军总部,后勤部参谋主任曾仁文带领警卫部队战至剩下6人,弹尽粮绝后跳下壁立千仞的阳曲山,英勇捐躯。这是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也是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在学习历史中铭记历史,从抗战英雄身上汲取精神力量,让民族气节、英雄气概在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的进程中发扬光大,我们必将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和挑战。
当今时代,新一轮军事革命加速推进,现代战争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智能化特征日益显现,战争制胜观念、制胜要素、制胜方式发生重大变化。从抗战烽烟中走出的人民军队正是凭着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向着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目标迈进。到2035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人民军队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我们步履坚定、意志如钢。
再过一个多月,从具有抗战部队血脉的单位中抽组,涵盖了八路军、新四军、东北抗联、华南游击队等抗战主力,充分反映人民军队艰苦卓绝的抗战历程的阅兵队列将从天安门广场走过。与之相辉映的,是人民军队向世界一流军队迈进的铿锵步伐。伟大抗战精神在强军征程上正焕发更加璀璨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