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丰收
暑假进入第四周,各类暑托班正开展得如火如荼。居民、团委、工会、社区、街道、楼宇……有媒体调查发现,在多样化来源的“群策群力”下,就连公益性质的暑托班也“卷”起来了。不但免收服务费用,内容方面也越发丰富。精心设置的课程活动环节,让这些免费托管远不止于“看管”功能,备受家长青睐。
近年来,各个城市都在寒暑假推出公益性质的托管班,这既缓解了双职工家庭无人带娃的焦虑,也让孩子们的假期过得更有意义。从这类公益托管班发展轨迹来看,最初多以“看娃”为主,主要是确保孩子安全,并组织一些简单活动,而发展到今天,无论是托管班的数量还是服务质量,都和当初相比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
以北京为例,这类暑期公益托管班形成了多方齐参与的局面,不仅组织主体不断增多,团委、工会、社区、街道、楼宇等参与组织,而且也把辖区民警、社区居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这意味着,托管班数量在增多,服务供给主体在增加,能够更好满足更多家庭的托管之需。可以说,参与主体越多产生的正效应就越大,也就越有可能在数量上形成规模,在质量上拼出特色。
事实也是,如今托管服务的内容变得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多的组织者精选文化、体育、科学、安全等方面的合作机构来为孩子服务。比如,有的托管班在讲解非遗文化知识时,教孩子们了解敦煌壁画中的色彩知识,并通过让孩子画小扇子来体验;有的托管班则邀请辖区民警给孩子们上“反诈课”,这对于普及法律和安全知识有重要意义。公益托管班为孩子提供更丰富、更有特色的服务,也给双职工家庭更多幸福感。
当各类公益托管班“百花齐放”,既让孩子能“有所托”也能“有所获”;既能让孩子增长相关知识,也能给孩子带来不同乐趣;既能让孩子暂时远离电子产品防沉迷,也能为孩子提供餐饮等服务;不仅弘扬了相关优秀文化,也丰富了社区生活,进一步增强社区的凝聚力。
所以,办好暑期公益托管班,关键在于动员更多社会力量参与进来。这既需要政策层面发挥引领、支持作用,也需要街道、社区等基层单位发挥组织、动员等作用,还需要社区内的各类人才充分发挥专长。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众人拾柴火焰高”,暑期公益托管班完全能办得更好,成为温暖的基层公益活动。
在组织举办寒暑假公益托管班方面,北京的很多做法值得提倡,比如,组织主体多元化、购买专业化服务、课程活动丰富实用等方面,都有亮点。另外,这类托管班有的开放时间较短,托管班结束后,一些家庭仍面临“孩子无处去、家长看护难”的问题,建议有条件的地方适当延长托管班时长,最好能够贯穿整个暑期。
简言之,从数量到质量,寒暑假托管班可以成为各地公益服务的“新赛道”。期待有更多暑期公益托管班实现多元化转型,让孩子们拥有更加丰富多彩的假期生活。(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