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陈谷子 于天明
“真正的底气来自对规则的敬畏,而不是嗓门的大小。”近日,苏州一小伙骑车时与逆行女子发生剐蹭,女子拿出手机边拍摄边质问小伙,“你是怎么活到现在的”“你撞到我没关系是吧”。面对咄咄逼人的挑衅言语,小伙情绪稳定、见招拆招,以一句冷静克制却坚定的“我听交警的”回应。全程堪称教科书式应对,从头至尾都不被对方的情绪裹挟,没有陷入无谓的口水之争,每一步都踏在守法明礼准线以内,广获网友点赞。
之后交警现场查看认定该女子全责。这场发生在街头看似普通的小事故,因“我听交警的”教科书式相信法律的理性应对,与女子后续的执拗操作,意外成为一堂生动的实践课:在法治社会里,音量分贝从来与是非曲直无关;网络时代更不是谁闹谁有理、谁拍视频谁有理,情绪宣泄替代不了程序正义。
现实生活中,难免遇到这样那样的摩擦或者纠纷,因情绪失控升级冲突的也不在少数,最终小事拖大、大事拖炸,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最有力的“辩解”永远是事实,最可靠的“后台”永远是规则。当规则意识战胜情绪冲动,当程序正义取代舆论审判,社会纠纷的解决也就有了最可靠的基石。正如网友所说:“他教会我们的,不仅是处理事故的方法,更是面对冲突时的哲学——真正的底气来自对法律的遵守和规则的敬畏。”
这里是《目光》专栏,愿你目之所及,皆有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