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这个夏天,各地群众性体育赛事“燃爆了”。“苏超”有100万人次现场观赛;“浙BA”掀起“百县大战”;贵州“村超”历经灾后抢建,百支草根球队热血回归……从脚沾泥土的农民到穿梭街巷的快递小哥,爱运动的普通人,怀着前所未有的热情,投身家门口的“运动嘉年华”。新大众体育,来了!
火爆的地方体育赛事,正在重塑全民健身的内涵。向内看,地方赛事承载着人们的乡情与乡愁,独具一格的加油口号、赛场边的山歌对唱,地方文化在呐喊声中活态传承;向外望,新大众体育彰显社会活力,成为拉动文旅消费的新引擎。
然而当前,部分地方赛事已出现跑偏的迹象:盲目复制其他成功赛事的模板,丢失了自己的独特韵味;过度植入商业,赛场变成了卖场。另外,有的球场比赛时很热闹,比赛一结束就上锁,群众想打球却找不到场地,这更是与大众体育“乡邻同乐”“全民共享”的初衷背道而驰。
应该看到,真正可持续的大众体育,主体永远都该是群众。当大众体育真正成为挥洒快乐、联结情感、人人可及的运动时,才能守得住这份体育运动初心,才能守护住它最宝贵的生命力。(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