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龙之朱
据总台中国之声报道,暑假接近尾声,不少家长都利用假期带着孩子外出旅行。根据中国民用航空局规定,2—12岁儿童乘坐飞机,可以享受机票、燃油费半价,且免收机场建设费。但有不少家长在实际操作中发现,购买的儿童票反而可能比成人票价格更高。
对此,一些平台表示,这是因为平台没能拿到更便宜的“特价儿童票”,只能按照正常儿童票的价格,也就是成人全价票的半价销售。某航空公司客服表示,在航司官网上购买,儿童既可选择与成人同价,也可选择经济舱全价最高票价的半价。
很多人都有类似的遭遇,明明成人票低至3折、4折已经是常态,而儿童票却还“坚挺”在5折。这样算下来,尽管确实得到了半价,却丝毫没有享受到优惠,令人闹心。
本来,儿童享受优惠票价是法定权利。《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城市公共交通以及公路、铁路、水路、航空客运等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对未成年人实施免费或者优惠票价。尽管法律并未约定成人票打折后儿童票如何措置,但儿童票与成人打折票“倒挂”,显然是不合理的。这种“不合理”,不只是体现在“不实惠”,更体现在这一状况并不符合“保障儿童权益”的立法理念。儿童票价比成年人的还贵,则优惠又体现在哪里?
在家庭出行计划中,儿童票往往是无法回避的刚需,这也意味着,只要抓住了孩子,就抓住了家长。尽管平台与航司各自用规则、系统等说法解释“票价倒挂”现象,但不排除其中变相捆绑销售的“小心思”。这样的操作,不惟家长不乐意,也很难真正传递出积极的市场信号。
如今,公民出行的选择越来越多样化了,民航并非“一家独大”。与之相适应,对民航运价加快进行市场化改革,已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而目前各大航司以“全价50%”为儿童票定价的方式还来源于1996年出台、现已被废止的《中国民用航空旅客、行李国内运输规则》。时代风向在变,消费心理也在变,如果行业仍固守以往的做法,不愿拥抱现实,不去设身处地地从乘客角度思考问题,必然会被诟病,也很难真正实现市场化。
何为“半价”?恐怕不是一劳永逸地抱着“标准全价”不放,而无视已经大幅下降的实际价格。与时俱进的不只是技术,也更要包括运营思维、经营手段,以及服务民众的做法。对此,有关方面不妨以儿童机票与成人价格“倒挂”为课题,深入调查一下民众呼声、平台操作以及航司的要求,拿出切实的改革措施,积极回应社会的关切。
无论是调整折扣算法,还是完善监管规定,抑或是夯实平台责任,这些都是落实儿童权利的主动之举,也是刺激消费的切实手段,更是进一步拥抱市场的创新操作。(龙之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