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大学开家长会,有必要吗
首页> 时评频道> 光明观察原创 > 正文

大学开家长会,有必要吗

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2025-09-02 15:16

  作者:李康尼

  “读大学还开家长会?!”近日,部分高校为2025级新生举办家长会,引发社会热议。有人认为大学生已经成年,不该再延续中小学时期的“家长负责制”;也有人觉得此举有助于家长了解大学生活。对此,有高校工作人员回应称,新生家长会由各学院自主组织,旨在向家长介绍培养方案、加强家校沟通,属于“家校共建”模式,“通过家长会,学校可及时与家长沟通学生在校表现和遇到的问题,也让家长了解孩子离校期间的相关情况。”

  背上行囊、独自离家远行,是让很多人印象深刻的大学记忆。从步入象牙塔的那一刻起,大学新生不仅要开启同家长在物理空间的分隔,更要完成对心理依赖的脱离,真正学会独立生活、为自己负责。介绍学院培养方案、同步学生在校表现和遇到的问题……这些家长会内容虽然听上去有利于加强家校互动,可是从现实操作来说,却很容易陷入或形式主义,或过度干预的尴尬境地,与大学教育培养学生独立人格的核心目标背道而驰。

  首先,在应试教育阶段,虽然学生的备考压力较大,但其努力方向和评价标准是相对简单、可量化的。而到了大学时期,学生的成长轨迹和发展路径愈发多元化,不该再简单被分数、成绩等单一指标所框定。尴尬的是,所谓的同步学生在校表现,其实很容易简化为对学分绩、论文发表、比赛排名等显性成就的强调,而忽略了对学生自我探索的鼓励和重视。这种唯分数、唯论文的倾向,恰恰是高质量大学教育应当规避的。

  而且,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在校期间成绩几何、是否发表了足够多的论文等,本质上都属于自我负责的个人事务。家长如果想了解孩子在校状况,可以通过平等对话的方式进行沟通。家校绕过学生直接同步“在校表现”,不仅有过度干预之嫌,还给学生带来被监控、被冒犯的负面观感。

  比如,一些家长的认知还停留在“卷名次”的固有思维,可事实上,在保证成绩之余,大学生合理分配时间,适当将一部分精力投入创业计划、社团活动、兴趣探索中,其实更有利于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这一过程可能难以一蹴而就,需要经过不断调整,但无论如何,将自主权交由大学生,学会自我决策、自我负责,都是成长的一门必修课。如果在这一理念上未形成共识,一些家长就很容易越俎代庖,给孩子带来误导或困扰。

  从新生家长会的具体形式而言,是否有必要统一组织家长参与,也值得商榷。就目前的新生家长会而言,主要是介绍学院历史、教学特色和人才培养模式,或是安排上台发言、作自我介绍。这些内容,完全可以通过电子资料等方式进行传达。如果家长会过于流程化、表面化,就难免流于形式,既折腾了家长,也没有起到理想的家校互动效果。

  大学期间,家校当然要建立必要的互动,但这样的协作必须有边界,尤其是要规避“把大学生当小孩子管束”的惯性思维。只有认识到大学阶段的本质特征,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和信任,家校合作才会更有分寸感。(李康尼)

[ 责编:刘朝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准大学生“体验服”

  • 睡眠管理师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二十年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顺应了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期待,打通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双向转换的堵点,引领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有效途径。
2025-08-15 15:58
面对“内卷”困局,平台经济已经走到了必须转型的十字路口,而转型的主题词应该是“创新”和“价值”,它们是平台企业突破自身发展瓶颈的自救之路,更是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
2025-08-05 14:49
值此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回溯党的来时路,展望党的新征程,我们需要以更加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025-07-02 09:25
发展数字经济是我国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面对创新涌现、迭代迅速的发展态势,我国积极顺应数字经济发展规律,审时度势调整发展政策。
2025-04-21 09:48
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关键在于推进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其中,改革的核心在于粮食政策创设与制度创新,调动和保护好农民种粮积极性,让农民种粮有奔头,让政府抓粮有动力。
2025-03-26 16:25
在当前中国的发展进程中,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是两个至关重要的战略方向。这两大战略的实施,不仅关系到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也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关键步骤。
2025-03-21 16:18
城市是科研机构、人才、设施等创新要素最为集中的地方;城市自身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城市的创新及发展,既需要制定明确的目标,还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
2025-03-18 09:13
全过程人民民主以聚焦民生的方式促进机会公平、打破利益藩篱,让维护社会正义的机制更加完善,持续性地疏浚社会成员上升发展流动渠道,确保每个个体都拥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
2025-03-03 10:49
契合数字化、智能化的传播格局,适应Z世代拥抱变革、表达活跃、实践奋进的代际特征,以更鲜活的话语、多元的样态实现有效触达,彰显理论的生命力与引领力,是做好新时代理论传播的应有之义。
2025-01-22 11:22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