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光明观澜】开学“必修课”,学生健康如何守护
首页> 时评频道> 光明观澜 > 正文

【光明观澜】开学“必修课”,学生健康如何守护

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2025-09-04 17:13

  九月开学季,重庆市人民小学的师生们忙着计算“班级总 BMI”,用趣味比拼唤醒学生的运动热情;江苏南京莲花实验学校的“成长树洞”信箱里,放着学生们的小心事,校长用暖心的回应化解孩子们的成长焦虑;广东省佛山市教育局精心准备了开学健康第一课,把防蚊、护牙、心理疏导等知识打包送给学子……这些鲜活场景让我们看到,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已成为校园里的“必修课”。

【光明观澜】开学“必修课”,学生健康如何守护

  事实上,守护学生身心健康并非“开学限定”,而是国家长期关注的重要课题。早在2023年,教育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从课程设置、心理监测到干预机制,构建起全方位的心理守护网;2024年,《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工作方案》出台,明确要形成“政府统筹、部门协作、学校主导、家庭尽责、社会参与”的育人格局。在身体健康层面,一系列政策更是精准发力,从控制近视率、肥胖率到预防脊柱侧弯,每一项举措都瞄准学生成长中的健康痛点,为学生身心健康筑牢政策基础。

  为何要如此重视学生身心健康?一方面,心理健康问题蔓延至青少年群体,并呈现低龄化趋势;另外,青少年近视率和肥胖率不断增高,数据显示,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2.7%,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已达19%。这些数字背后,是学业压力、家庭环境等多重因素的叠加。在学生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段,关注他们的身心问题,是回归健康第一教育理念的体现。毕竟,强健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是学习智识、培养健全人格的基础,将学生健康摆在首位,是开展教育工作的前提。

  值得注意的是,守护学生健康从来不是学校的“独角戏”,而是需要家校携手、社会共同参与。只有将健康意识从校园延伸到家庭,从课堂延伸到日常,才能让青少年在守护与互助中健康成长。新学年,让每个孩子带着愉悦的身心翻开新篇章。(寻彧)

[ 责编:郝悦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准大学生“体验服”

  • 睡眠管理师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上合组织必须坚持求同存异、互利共赢、开放包容、公平正义、务实高效五项原则,这是对“上海精神”的治理化表达,是将价值共识转化为可操作准则的关键一步。
2025-09-03 15:23
二十年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顺应了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期待,打通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双向转换的堵点,引领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有效途径。
2025-08-15 15:58
面对“内卷”困局,平台经济已经走到了必须转型的十字路口,而转型的主题词应该是“创新”和“价值”,它们是平台企业突破自身发展瓶颈的自救之路,更是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
2025-08-05 14:49
值此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回溯党的来时路,展望党的新征程,我们需要以更加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025-07-02 09:25
发展数字经济是我国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面对创新涌现、迭代迅速的发展态势,我国积极顺应数字经济发展规律,审时度势调整发展政策。
2025-04-21 09:48
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关键在于推进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其中,改革的核心在于粮食政策创设与制度创新,调动和保护好农民种粮积极性,让农民种粮有奔头,让政府抓粮有动力。
2025-03-26 16:25
在当前中国的发展进程中,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是两个至关重要的战略方向。这两大战略的实施,不仅关系到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也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关键步骤。
2025-03-21 16:18
城市是科研机构、人才、设施等创新要素最为集中的地方;城市自身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城市的创新及发展,既需要制定明确的目标,还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
2025-03-18 09:13
全过程人民民主以聚焦民生的方式促进机会公平、打破利益藩篱,让维护社会正义的机制更加完善,持续性地疏浚社会成员上升发展流动渠道,确保每个个体都拥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
2025-03-03 10:49
契合数字化、智能化的传播格局,适应Z世代拥抱变革、表达活跃、实践奋进的代际特征,以更鲜活的话语、多元的样态实现有效触达,彰显理论的生命力与引领力,是做好新时代理论传播的应有之义。
2025-01-22 11:22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