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伍里川
一些直播间里热销的床上用品“高端四件套”,宣称高支数、百分百棉……但媒体记者调查发现,这些床上用品并非像网络主播们说的那么高端。事实上,一些消费者举报,一些网络直播间里宣称“A类母婴级”“高支高密度”且价格格外亲民的床上用品四件套,不少是以次充好的劣质产品。
根据国家标准《GB 18401-2010 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婴幼儿纺织产品必须符合A类要求且标明“婴幼儿用品”字样,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至少需符合B类要求,因此,床上用品四件套达到A类要求并不是高要求,而是厂商应该遵循的基本规范。然而,一些所谓A类产品,不过是打着高质量、高级感的幌子忽悠消费者。例如,宣称支数达到50支的长绒棉只有40支、直播间宣传的“匹马棉”不是真正的匹马棉、假称全棉的检测报告想有就有,此类“虚标”、冒充做法非常普遍,正在颠覆行业内外的认知。
床上用品“高端四件套”,实际上掺杂了化纤成分,而且水洗标和检测报告也可以造假。这一幕似曾相识,此前被媒体曝光的“百分百羊毛衫”、加热取暖器等诸多产品,也是采用这样的套路——以次充好、假冒标签、直播引流、虚假宣传。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商家玩起套路来可谓不避讳、不掩饰,面对记者暗访也往往“直言”以告:蒙骗消费者。甚至,家纺市场部分辅料店还主动为客户出谋划策,提供欺骗性销售建议,助力伪劣四件套以假乱真。这份“胆识”令人惊诧。难道玩套路已经普遍化、公开化了吗?当然不是,虚标产品永远不可能拿到合法合规的资质,不法商家不过是挂羊头卖狗肉、以欺世盗名换市场份额。
显然,直播间已经成为虚假产品的重灾区,但每每曝光后才引起重视。延伸而论,此类假冒产品多是规模性地在市场出现,已成为行业内公开的秘密,这不禁让人质疑,为何监管部门未能及时发现?梳理可知,很多地方每年都对家纺市场进行检查,一些违法违规商家也受到了查封扣押的处理。那么,何以假A类产品如此横行却未受到应有遏制?这足以说明,监管不到位的问题还很突出、对不法商家的打击力度还有所欠缺。
应当明确,价格优惠是直播电商的优势。但发挥价格优势的前提是质量有保证、标识靠谱,而绝不能把品质排在最后,追求骗一个是一个。直播电商经济当以诚信为本,一旦以坑人为“本”,必难长久。品牌声誉毁了不说,一个行业的健康生态也将遭受致命打击。在这样的局面下,任何从业者都不可能获益,也不可能“东山再起”。
一起起事件也是在敲响警钟,尤其对于家纺已经成为特色产业的地方,更要加强监管,保护好本地发展的“金”招牌。家纺声名往往是几代人努力的结果,甚至是百年时光和商业文明赋予的结果,中间是无数同行者筚路蓝缕的写照,可谓来之不易。但要想砸掉一个牌子,也很容易。对此,我们既要防止利欲熏心者为“挣快钱”扰乱行业秩序,更要防止行业中的歪风邪气毁掉一个地方的特色产业。
对监管部门而言,应当认真吸取教训,发现日常监管的漏洞。通过举一反三、顺藤摸瓜,对同类产品加强监管和抽查。监管部门尤其要通过常态化、动态化治理让假冒伪劣产品无处可逃、让故意售假者付出沉重代价。同时,当对造假标签、出假证书的“附属”产业进行深度治理。电商平台也应切实负起主体责任,严格把好商家入驻门槛,通过大数据等手段,对直播间即时售假行为采取更为严格的监控和整治手段。特别是,要针对一些商家“换个马甲重现江湖”的“转世大法”重点提高防范水平,从源头上堵死不法商家的“退路”。(伍里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