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AI发展须构建知识产权新秩序
首页> 时评频道> 光明观察原创 > 正文

AI发展须构建知识产权新秩序

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2025-09-23 16:00

  作者:王振宇 刘捷

  近期,备受行业关注的美国人工智能公司Anthropic侵权一案有了新进展。Anthropic公司向法官表示,愿意支付15亿美元以和解作家集体诉讼,这一消息再次引发全球范围内对人工智能训练数据合法性问题的激烈讨论。这起具有标志性的案件,不仅将重塑美国乃至全球人工智能企业的合规路径,也为正在大力推进“人工智能+”行动的中国提供了重要镜鉴。

  今年6月,美国加州北区联邦法院就三位作家诉人工智能公司Anthropic侵权案件作出关键裁决。法官裁定,公司使用受版权保护的书籍来训练其大语言模型Claude的行为,属于美国版权法下的“合理使用”,包括将合法购买的纸质书扫描成数字副本用于内部研究,也被认定为合理使用;但是,公司从盗版网站下载数百万本书籍并将其永久存储在其中央数据库中的行为,构成了对作者版权的侵犯。

  法官“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的判决,折射出人工智能数据训练的法律困境。眼下,人工智能训练与版权之间的冲突正在多个领域集中爆发,我国同样存在类似纠纷。2023年,某公司指控另一公司盗取其平台用户生成的作文素材用于训练人工智能作文助手,涉嫌不正当竞争与著作权侵权。同年,多位插画师联合起诉某社交媒体平台,指控其未经授权抓取平台用户上传的原创插图训练人工智能绘画模型,侵犯其署名权、复制权和网络信息传播权。

  这些案件共同揭示出三个问题:一是数据获取的合法性边界模糊。人工智能企业常以“技术中立”为名,大量爬取、复制互联网公开内容,却忽视其版权属性和授权链条。二是训练过程中的“复制”行为性质难定。究竟是学习还是窃取?是转化性使用还是实质性替代?司法实践中尚未形成统一标准。三是生成内容与训练数据之间的权属关系复杂。人工智能输出内容是否构成衍生作品?原作者是否应享有收益分成?这些问题在现行著作权法中均缺乏明确界定。

  此次Anthropic侵权案件的相关判决,是美国法院首次就“使用版权数据训练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是否构成合理使用”这一核心问题作出明确的裁决,将人工智能公司“获取、存储、训练”行为链条逐一进行剖析,给出了清晰的法律定性。判决既认定了使用受版权保护的书籍训练其大语言模型的合法性,也打消了人工智能公司试图用“最终用途的变革性”来掩盖“上游侵权行为”的幻想。这一判决,不仅关系着Anthropic公司的命运,更将对所有依赖海量数据训练的公司,甚至千千万万的内容创作者,产生深远影响。

  在目前的法律体系中,世界各国都在通过司法判例与行业实践逐步探索人工智能训练的合法性路径。美国通过“合理使用四要素”测试(使用目的、作品性质、使用比例、市场影响)对人工智能训练行为进行个案判断。与此同时,美国正兴起一个数据授权市场,人工智能公司开始与出版商、内容平台建立合作,通过支付许可费获取合法训练数据,逐步形成合规换取数据的商业模式。在我国,著作权法第二十四条以“列举+兜底”方式规定了合理使用情形,但未明确将人工智能训练纳入其中。目前司法实践倾向于严格解释“为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等条款,企业很难援引此条抗辩。

  在缺乏明确例外条款的情况下,事前许可和法定许可成为可行路径。部分平台开始通过用户协议获取“未来使用授权”,或在内容上传时明确提示可能用于人工智能训练,以此降低法律风险。此外,也有学者建议参考广播权、录制权等法定许可制度,建立人工智能训练法定许可机制,在保障权利人获酬权的前提下降低交易成本。

  我国正在积极推进“人工智能+”行动,旨在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这一背景下,构建既鼓励创新又保护原创的知识产权体系至关重要。我们或可从几方面展开行动和探索。

  一是明确人工智能训练的版权例外边界,可允许人工智能企业对已公开发表的作品进行必要的复制与处理,但须符合“非表达性使用”“不影响原作品市场”等限制条件。二是强化平台责任与数据合规监管,要求人工智能企业建立数据来源追溯机制,对训练数据实施分类管理,确保数据来源和使用合法合规。三是推动公共数据开放与共享,政府可牵头建设人工智能训练公共数据资源库,推动高质量、多模态、合规授权的公共数据向人工智能企业开放,降低企业对侵权数据的依赖。

  Anthropic的天价和解不仅是一个案件的终结,更是一个时代的开始。它标志着人工智能行业从“数据蛮荒”走向“合规文明”的转折。对我国而言,既要抓住“人工智能+”的战略机遇,也必须尽快构建起兼顾创新与保护的知识产权新秩序。唯有在法律的轨道上奔跑,人工智能才能真正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可信赖力量。

  (作者分别系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学部综合研究支撑中心执行副主任,知识产权律师)

[ 责编:刘朝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准大学生“体验服”

  • 睡眠管理师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上合组织必须坚持求同存异、互利共赢、开放包容、公平正义、务实高效五项原则,这是对“上海精神”的治理化表达,是将价值共识转化为可操作准则的关键一步。
2025-09-03 15:23
二十年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顺应了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期待,打通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双向转换的堵点,引领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有效途径。
2025-08-15 15:58
面对“内卷”困局,平台经济已经走到了必须转型的十字路口,而转型的主题词应该是“创新”和“价值”,它们是平台企业突破自身发展瓶颈的自救之路,更是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
2025-08-05 14:49
值此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回溯党的来时路,展望党的新征程,我们需要以更加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025-07-02 09:25
发展数字经济是我国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面对创新涌现、迭代迅速的发展态势,我国积极顺应数字经济发展规律,审时度势调整发展政策。
2025-04-21 09:48
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关键在于推进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其中,改革的核心在于粮食政策创设与制度创新,调动和保护好农民种粮积极性,让农民种粮有奔头,让政府抓粮有动力。
2025-03-26 16:25
在当前中国的发展进程中,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是两个至关重要的战略方向。这两大战略的实施,不仅关系到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也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关键步骤。
2025-03-21 16:18
城市是科研机构、人才、设施等创新要素最为集中的地方;城市自身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城市的创新及发展,既需要制定明确的目标,还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
2025-03-18 09:13
全过程人民民主以聚焦民生的方式促进机会公平、打破利益藩篱,让维护社会正义的机制更加完善,持续性地疏浚社会成员上升发展流动渠道,确保每个个体都拥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
2025-03-03 10:49
契合数字化、智能化的传播格局,适应Z世代拥抱变革、表达活跃、实践奋进的代际特征,以更鲜活的话语、多元的样态实现有效触达,彰显理论的生命力与引领力,是做好新时代理论传播的应有之义。
2025-01-22 11:22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