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目前,甘肃兰州打造了“一站多能”农业有机废弃物处理基地,入选国家首批“无废城市”减污降碳36个推荐案例,并纳入国家《绿色技术推广目录》,这是当地入选国家“无废城市”建设名单以来的又一创新举措。
“无废城市”建设的本质是绿色转型,旨在通过推动固体废物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将城市发展的环境负荷降至最低,实现绿色、循环、低碳的高质量发展。推进“无废城市”建设,需从理念、制度、技术、市场等多维度协同推进。
加强顶层设计,构建系统治理体系。兰州市在“无废城市”建设过程中,聚焦工业、农业、生活、建筑和危险废物五大领域,明确48项“治废”制度;通过技术驱动,推动餐厨垃圾、绿色建筑以及工业固废资源化等领域的新技术开发应用;构建有序市场体系,发布固、危废利用处置设施建设投资引导公告,完善固、危废处理处置收费和税收支持机制并强化监管,初步实现各类固体废物管理“一张网”,创新全域无废新体系。“无废城市”建设涉及领域广、部门多、链条长,需要科学系统的顶层设计统筹全局。要完善法律法规体系,明确政府、企业、公众等各方责任,为固体废物全过程管理提供坚实法律保障。需制定清晰的战略规划与路线图,确立分阶段目标、重点任务与优先领域,避免碎片化治理。还需建立跨部门协调机制,形成政策合力,确保从源头管控到末端处置各环节无缝衔接、高效运转。
以技术创新,打开资源循环利用新空间。兰州市创新治废手段,建设“无废城市”智慧大平台,以智慧监管保障固废无害化安全处置。技术创新是“无废城市”建设的关键所在,可设立无废技术研发专项基金,重点支持危险废物处置、塑料污染治理等关键技术攻关。建立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需聚焦源头减量,发展绿色设计和清洁生产技术,推广节能环保材料和产品,从生产端减少废物产生。通过攻坚资源化利用,研发和推广应用先进的分类回收、再制造、再生利用技术,提升废物变“宝”的效率和价值。同时,也要探索数字化、智能化监管技术,构建“无废城市”信息平台,实现废物从产生到处理的全流程精准监控和智慧管理。
多元共治,唱好“大合唱”。兰州市以“无废文化”进校园活动,发布“无废城市”宣传片,打造“无废兰州马拉松”等多种形式,推动形成全域无废新风尚。“无废城市”建设必须凝聚广泛的社会共识,构建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治理共同体。政府和职能部门需完善激励机制,强化环境执法;企业须承担起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践行绿色生产,公开环境信息,投资环保技术。社会组织可发挥桥梁纽带和监督促进作用。公众参与更是基础所在,需通过宣传教育、绿色创建、垃圾分类实践等方式增强全民环保意识,让绿色低碳生活成为行动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