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杨维立
国务院总理李强日前签署国务院令,公布《密云水库水源保护条例》(简称《条例》),自2025年12月1日起施行。《条例》对健全体制机制、完善保护措施、严格监管执法、强化政策保障等作出规定,构建了保护密云水库水源的制度框架,为促进密云水库流域绿色发展,统筹多水源保障首都水安全提供了法治保障。
燕山怀中一泓水,润泽京华千万人。素有“燕山明珠”之称的密云水库,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水库,也是北京供水的“稳定器”“调节器”和“压舱石”,战略地位突出,“继续守护好密云水库”的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任务艰巨。
“法者,治之端也。”通过制定行政法规引导、推动、规范密云水库水源保护,有助于以良法护航善治。《条例》的出台,意味着密云水库水源保护工作有了更为权威和稳定的制度保障,既是对社会期盼的积极回应,也亮明了推进密云水库流域绿色发展,强化首都水安全保障的坚定决心。
《条例》有的放矢,对破坏密云水库流域生态的行为划出底线,明确了罚则,架起了带电的“高压线”,其中最受关注的是,严格河道和岸线管理,对密云水库管理范围以及潮河、白河干流河道管理范围内禁止实施的行为作出规定,包括禁止违法建设建筑物、构筑物,未经处理达标、直接排放污水,施用化肥农药,网箱养殖等。《条例》着力推动关口前移、精准防治,让水库水源保护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条例》要求在密云水库流域依法划定畜禽禁养区,并对密云水库管理范围和潮河、白河干流河道管理范围内以及管理范围外100米、1000米范围内禁止实施的行为分别作了明确规定,着力强化源头控制,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此外,坚持从实际出发,从底线入手、向高标准迈进,对密云水库水源保护工作作出全面规范,是强化密云水库流域治理管理的基本遵循。
有了良法,还需善治。加强密云水库水源保护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其关键在于推动水库水源保护工作法治化、标准化、科学化、规范化,在守住底线的同时不断向高线努力,实现水源保护、绿色发展、民生改善相统一,并肩前进。
首先,树牢系统思维,压紧压实责任。水库流域各地要对照《条例》要求,尽快制定密云水库水源保护总体方案或实施细则,明确工作目标、重点任务、保障措施、落实机制等事项。坚持以河长制为抓手,强化政策统筹、方案统筹、力量统筹工作,层层压实责任,严格考核奖惩,推动水库水源保护工作不断提质增效。
其次,树牢法治思维,推进依法治污。紧紧扭住“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牛鼻子,加强监测,加大监管执法力度,以“零容忍”的态度打击破坏密云水库流域生态的各类行为。同时,积极拥抱现代科技,善于运用AI技术、无人机遥感监测等手段,提升污染防治效能,守护好碧水清波。
最后,树牢“一盘棋”思维,唱好“大合唱”。强化区域协同治理,建立健全跨区域环境污染联防联治机制,完善联合监管、应急联动制度,持续提升跨区流域生态治理能力。同时,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工作,讲好守水护水故事,加大相关法律法规和知识普及力度,不断提高群众保护水库水源的思想意识。此外,还需完善共建共治共享水环境治理机制,加强河湖保护志愿者队伍建设,激发社会各界参与水生态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法治,既是加强密云水库水源保护的内在要求,也是坚实后盾。立良法促善治,凝心聚力齐奋进,密云水库水源保护之路定能越走越宽,不断绘就水库流域天蓝地绿水清新画卷,为京津冀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绿色动能。(杨维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