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陈广江
日前,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办公室会同中央纪委办公厅对两起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典型问题进行通报。其中包括,湖南省衡阳市耒阳市不顾当地实际规划建设童车产业园,夸大数据,虚报产值。
通报称,耒阳市多次在内部材料和媒体上夸大宣传已有60余家企业入驻投产,正在建设全省名副其实的“童车小镇”,并连续多年虚报产业园产值。实际上,目前童车产业园仅建成投用两栋厂房,只有一家童车组装企业和四家配套小微企业入驻,2024年产值2165万元、税收25.7万元,企业用工不到100人,数据虚假问题突出。
规划和实际落差之大,令人瞠目。城市产业规划如此脱离实际,暴露出的是根深蒂固的形式主义。发展产业需要尊重客观规律,需要脚踏实地。任何产业的发展都需要土壤和养分。耒阳市的童车产业规划,恰恰忽略了这一基本常识。不具备产业集聚发展条件,缺乏龙头企业带动,却硬要打造“百亿级”产业园。这种不顾资源禀赋、不管客观条件的发展冲动,最终只能沦为一场自导自演的“数字游戏”。
连续多年虚报产值的行为,更是一种掩耳盗铃。“吹”出来的繁荣,既欺骗了上级,也糊弄了群众,最终损害的是地方公信力,透支的是地方未来发展的潜力。
一个年产值仅两千余万元的产业园,如何支撑起“百亿级”的梦想?这种脱离实际的浮夸,不仅无助于产业发展,反而会挤占宝贵的政策资源,贻误真正的发展机遇。更严重的是,其也许还会助长“劣币驱逐良币”的不良风气。
整改必须对症下药,不能“雨过地皮湿”。既要清理“数字水分”,挤掉政绩泡沫,更要从决策机制、考核办法等制度层面入手,铲除形式主义滋生的土壤。发展规划要请专家论证,听取群众意见,而不是靠少数人“拍脑袋”;产业培育要尊重市场规律,注重实效,而不是追求表面风光。
基层是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这个环节一旦被形式主义束缚,再好的政策也会走样变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就是要让基层干部从虚报数据、应付检查等无谓事务中解脱出来,把精力真正用到推动发展、服务群众上。
产业是干出来的,不是吹出来的。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果,远比华丽的数字游戏更得民心。耒阳市的这起典型案例是个教训,也是一面镜子。每个地方都应当揽镜自照,看看自己身上有没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影子。发展要实,作风要正,数据要真,这才是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陈广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