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韦丰
外卖骑手穿梭街巷、快递员奔忙途中、网络主播点亮屏幕……这些渗透在生活肌理中的劳动者,已汇聚成规模超2.4亿人的庞大灵活就业群体。当灵活就业成为时代浪潮,如何让浪潮中的每一朵浪花都拥有抵御风险的铠甲,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近日,美团宣布骑手养老保险补贴覆盖全国,一张惠及数百万骑手的保障网正在织密。
过去,一些灵活就业者常面临“有就业、无保障”的困境:劳动关系难以界定,社会保障存在盲区,权益救济渠道不畅。他们为城市运转注入活力,自身却可能因一次意外、一场疾病而陷入困境。早在2022年,人社部开启新就业形态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截至目前,职业伤害保障试点累计参保超2200万人。从夯实养老保险的基础防线,到实现职业伤害保障的全员覆盖,再到延伸出大病关怀、子女教育基金等暖心举措,一套多层次、渐进式的保障体系已初见轮廓。
或许一步到位的完美方案尚难实现,但立足现实痛点,在社会、企业与劳动者之间找到动态平衡,这份探索本身就足够珍贵。以美团的实践为例,其不仅将“零门槛”的开放姿态落到了实处,而且由点及面,将“普惠”的触角延伸得更远。它打破全职与众包的分割,让每一位风雨兼程的骑手都能平等地享受到保障的阳光;大病关怀等保障的对象不只覆盖骑手本人及其子女,还将其他平台骑手包括在内。这种设计,精准击中了灵活就业领域保障碎片化的痛点,也让人们意识到:职业选择的灵活,不该成为权益打折的理由。
灵活就业群体的保障问题从来不是“少数人的小事”,为数百万骑手设计低门槛保障方案,可谓具有相当的社会价值。零工不“零落”,灵活不“失据”,经济社会发展才更有韧性。而在全国灵活就业者超过2.4亿,这种规模化破题的尝试,为整个零工经济保障体系建设“打了个样”。当骑手群体率先告别“保障真空”,其示范意义早已超越个案,也将成为照亮更多行业的星火。
以骑手社保补贴全覆盖为起点,新就业形态人员保障加速完善,相信会有更多行业和企业,以此为样本探索更全面和灵活的劳动保障。当然,灵活就业形态多元,网约车司机、网络主播、自由设计师等不同群体的需求千差万别,加上平台商业模式各异,保障责任如何合理划分尚需探索;而对于就业者本人来说,权衡收入与保障也需要更智慧的方案。目前,这条路上虽仍有难题待解,但方向已经明确——让每一种劳动都获得尊重,让每一位劳动者都有尊严。
筑牢保障之基,让每一位奋斗者都倍感心安。当订单的提示音响起,骑手们奔赴城市各个角落。与以往不同,一份覆盖职业风险与未来生活的保障体系,让他们感动有一个可以依靠的后背——这不仅是个人心中的踏实,更是社会运行不可或缺的“稳定器”。它让劳动的价值在当下被认可,更在长远被守护。这样一个能为亿万奋斗者兜底的社会,才能真正激发活力、行稳致远。(韦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