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李群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长卷中,五年规划始终是标注时代步伐的重要坐标。当“十四五”规划即将圆满收官,“十五五”规划的蓝图正徐徐展开,这一承前启后的历史节点,是对过往成就的深情回望,更是对未来征程的庄严宣誓,彰显着中国共产党人治国理政的卓越智慧与接续奋斗的坚定决心。
“十四五”时期,是栉风沐雨、砥砺奋进的五年,更是硕果累累、彪炳史册的五年。经济实力的跃升写下最厚重的注脚:国内生产总值实现跨越式增长,五年增量相当于“再造一个长三角”;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长期稳居前列,在全球经济波动起伏中尽显“稳定器”与“压舱石”的硬核担当。这份成就,源于我们对新发展理念的坚定践行,在速度与质量、规模与效益的平衡中,走出了一条更可持续、更具韧性的发展之路。
“十四五”时期,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同频共振,社会保障网越织越密,城乡发展差距持续缩小,绿水青山的生态画卷徐徐铺展。从“吃饱穿暖”到“品质生活”,从“基本保障”到“全面覆盖”,发展的温度浸润在每一个家庭的幸福期盼中,印证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是我们前行的根本遵循。这些成就的取得,根本在于党中央的领航掌舵,为“十五五”发展筑牢了坚不可摧的根基。
作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十五五”在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这五年的发展质量,决定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加速度”,影响着民族复兴的“时间表”,其战略价值不言而喻。
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交织激荡,单边主义与局部冲突带来多重挑战,机遇与风险并存的格局更为鲜明。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十五五”规划的编制,既是应对外部不确定性的“定海神针”,更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动力引擎”。它要求我们既要有“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战略定力,又要有“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奋进姿态,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展望“十五五”征程,唯有锚定关键方向,方能行稳致远。将发展新质生产力摆在突出位置,是破局之道。相较于“十四五”的“补短板、强弱项”,未来五年更需实现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质变跃迁。这需要我们在核心技术领域持续攻坚,打破“卡脖子”困境。“十五五”时期的改革,面临的是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要让改革成为破解发展难题的“金钥匙”,让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为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民幸福。“十五五”时期,我们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推动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让“国事”与“家事”同频共振,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让每一个人都能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幸福。
历史的接力棒已传递至新的赛程,“十五五”的征程即将来到脚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只要我们始终锚定中国式现代化目标,家国一心,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就一定能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航船在时代浪潮中乘风破浪、行稳致远。(李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