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为什么违法违规的“矫正学校”总是出现
首页> 时评频道> 光明观察原创 > 正文

为什么违法违规的“矫正学校”总是出现

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2025-11-07 14:20

  作者:金宇

  据媒体报道,一家位于福建泉州的“四维成长基地”,专门招收青春期有“厌学、叛逆、网瘾”等有“成长障碍”的孩子,实际上却是体罚和虐待学生。2023年,14岁男孩小武在四维基地遭受了28天的虐待,造成左髋部重伤二级。2024年,该基地校长向某及三名教官先后被刑拘。2025年9月,四人因涉嫌虐待罪等被起诉,案件在晋江市人民法院开庭审理。

  值得注意的是,涉事机构的登记和主管单位是泉州市民政局,也因此让很多家长产生“政府办的,肯定正规”的感觉,放心地把孩子交给所谓“成长基地”。泉州民政局针对此事回应称,2024年便发现该机构“银行账户长期为0,没有活动迹象”,要求其关闭。但事实是,该机构仍然在招生运营,民政局“也不知道他们跑到晋江的村里建了这个基地”。

  这也让很多人产生疑问——此类机构明明顶着官方认证机构的称号,为什么却能够逃脱正常的监管,直到发生恶性事件,被媒体报道、被公众广泛关注之后,才“浮出水面”?

  此事暴露的,可能不仅是监管环节的缺失,更是监管责任分配的模糊。虽然此类“成长基地”打着“心理辅导”“成长教育”的旗号,但既不属于教育部门管理,也不归卫健、公安系统管。这也是此类机构难以禁绝的原因之一。

  事实上,类似性质恶劣的事件不是第一次发生。今年3月,一名14岁男孩在进入湖南株洲启航教育辅导学校10天后突然身亡,遗体头部、耳朵及身体多处存在伤痕,家属质疑遭受殴打虐待;去年9月,河南一名14岁少女在拓展营中遭遇体罚、虐待,后因身体电解质紊乱,历经一个月的抢救最终离开人世。

  悲剧接连发生,这样的情况不能再持续下去了。要加强对此类游走在法律边缘的机构的监管,不能等到个案被曝光,严重后果已经发生之后才想到“亡羊补牢”。当务之急,应该是建立起制度化、常态化的防范与监管机制,尤其是要明确监管的责任分配。

  因此,不妨全面排查那些以“戒网瘾”“心理辅导”为名而建立的相关机构,明确其主管部门与业务边界,建立准入门槛与退出机制。简单地说,这些机构到底应该归谁管,是时候说清楚了。而对存在虐待、体罚学生等行为的机构和相关责任人,也不能止于道德层面的谴责,而应坚决追究其刑责,让其付出应有的代价。唯有如此,才能真正起到震慑作用,不让某些别有用心之人把开办此类机构当作敛财的渠道。

  还应该看到,此类机构之所以总有“市场”,也和很多家长的焦虑心态和错误观念有关。孩子在青春期出现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是正常的现象,并不应该被视作“洪水猛兽”。一些家长对此束手无策,求助无门,才会把希望寄托在个别缺乏正规资质却满口保证可以“矫正”孩子的机构上。因此,在提醒家长擦亮眼睛、保持清醒的同时,全社会也应该继续普及、宣传青少年成长的相关心理知识,帮助广大家庭树立起正确的教育观念。(金宇)

[ 责编:郝悦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探索“废墟美学”

  • 准大学生“体验服”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优化营商环境不仅是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根本举措,更是打通文旅消费堵点、提升消费质量、激发消费潜能的“金钥匙”。
2025-11-05 10:52
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秉持初心使命,在宏伟蓝图指引下不断增强国家实力、丰富国际理念、落实行动计划,以中国式现代化开辟民族复兴新境界,铸就了中国国际地位历史性提升的坚实根基。
2025-10-31 09:42
上合组织必须坚持求同存异、互利共赢、开放包容、公平正义、务实高效五项原则,这是对“上海精神”的治理化表达,是将价值共识转化为可操作准则的关键一步。
2025-09-03 15:23
二十年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顺应了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期待,打通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双向转换的堵点,引领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有效途径。
2025-08-15 15:58
面对“内卷”困局,平台经济已经走到了必须转型的十字路口,而转型的主题词应该是“创新”和“价值”,它们是平台企业突破自身发展瓶颈的自救之路,更是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
2025-08-05 14:49
值此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回溯党的来时路,展望党的新征程,我们需要以更加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025-07-02 09:25
发展数字经济是我国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面对创新涌现、迭代迅速的发展态势,我国积极顺应数字经济发展规律,审时度势调整发展政策。
2025-04-21 09:48
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关键在于推进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其中,改革的核心在于粮食政策创设与制度创新,调动和保护好农民种粮积极性,让农民种粮有奔头,让政府抓粮有动力。
2025-03-26 16:25
在当前中国的发展进程中,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是两个至关重要的战略方向。这两大战略的实施,不仅关系到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也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关键步骤。
2025-03-21 16:18
城市是科研机构、人才、设施等创新要素最为集中的地方;城市自身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城市的创新及发展,既需要制定明确的目标,还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
2025-03-18 09:13
全过程人民民主以聚焦民生的方式促进机会公平、打破利益藩篱,让维护社会正义的机制更加完善,持续性地疏浚社会成员上升发展流动渠道,确保每个个体都拥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
2025-03-03 10:49
契合数字化、智能化的传播格局,适应Z世代拥抱变革、表达活跃、实践奋进的代际特征,以更鲜活的话语、多元的样态实现有效触达,彰显理论的生命力与引领力,是做好新时代理论传播的应有之义。
2025-01-22 11:22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