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开车冲上陡峭的天梯,却失控下坠撞断护栏,画面中这场发生在天门山天梯的商业秀以惊魂一幕收场。虽然13日凌晨奇瑞汽车就天门山挑战测试意外发布致歉声明,景区工作人员也回应称损坏处将维修。但一句“修缮”难以打消公众疑虑,车企所强调的“未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也有待评估。
天门山天梯作为著名地标,全长近300米、999级台阶,局部坡度超60度,常年潮湿易滑,有“极限路况天花板”之称。这一地貌本身就在提醒:应敬畏自然,慎做无谓挑战。品牌试图用“爬天梯”等夸张场景定义汽车的“性能强悍”,这其实更像一场以“极限测试”为名的“营销”。这种博取流量的行为,既没有考虑公众的感受和大自然的承受力,更直接突破了安全和规则的底线。
近年来,品牌闯入大自然中“搞点事”似乎成为一种流行,前不久的“喜马拉雅烟花秀”便引发舆论哗然。这类事件向景区、品牌、地方有关部门发出了严肃的警醒。“搞点事”需在法律框架内进行,绝不能成为一种冒险甚至冒犯。
回看此次事件,消费者真正需要的,是安全、可靠、满足日常出行需求的交通工具,而非能攀天梯的“高能”车。车企的道歉只是第一步,公众期待的是更多层面的反思与整治,希望这类拿自然开玩笑的事件不再重演。
(文字摘编自《自然景区不该是品牌玩“极限营销”的地方》,作者:伍里川,制作:申婧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