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陈广江
私挖地下室致整楼开裂、私拆承重墙威胁居民安全、违规改造燃气管道埋下爆炸隐患……据《法治日报》报道,近年来,此类触目惊心的违规装修事件在全国各地时有发生,持续引发社会关注。少数业主为扩大空间铤而走险,致使全楼居民生活在安全隐患之中,这些案例敲响了居住安全的警钟。
更令人担忧的是,面对“野蛮装修”,管理往往停留在“劝”的层面。不少物业和社区工作人员表示,其既没有执法权,也缺乏有效手段,面对一些态度强硬的业主,往往只能反复沟通、口头劝阻。有的业主甚至理直气壮地说:“别人能挖,我为什么不能?”这种态度,反映出部分业主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的淡薄,更暴露出当前装修监管的软肋。
房屋不是孤立的“私人领地”,一堵承重墙、一根燃气管、一片地下室,都牵连着整栋建筑的结构安全和所有住户的生命财产安全。拆掉一堵墙,可能动摇的是整栋楼的根基;改一根管,埋下的可能是未来的隐患。装修绝不是“自家事”,而是事关整栋楼居民的大事。
目前,我国已有民法典、《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多部法律法规对装修行为作出明确规定,“禁止擅自变动建筑主体和承重结构”“业主行使专有部分权利时,不得危及建筑物安全或损害其他业主合法权益”。问题在于,这些规定在实际执行中常常打了折扣。一些违规者心存侥幸,认为“关起门来装修”就不会被发现;一些监管环节存在漏洞,部门之间协调不畅,导致违规行为难以被及时制止。
治理违规装修,不能只靠物业“劝”,更要靠制度“管”、靠法律“治”。一方面,需压实物业企业的管理责任。比如福建等地,将装修巡查、违规劝阻纳入物业信用评价体系,让管理不力的企业付出代价。另一方面,应强化部门协同,让城管、住建、消防、公安等部门应形成合力,做到早发现、快处置,不让违规装修变为“既成事实”。
事前预防永远比事后补救更重要。社区可以组建志愿巡查队,鼓励邻里之间互相监督。媒体也应加大典型案例的曝光力度,让更多人认识到违规装修的危害。装修公司同样要负起责任,不能为了接单而对业主的违规要求“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对于那些明知故犯、拒不整改的业主,必须依法严肃追责。该罚款的罚款,该恢复原状的恢复原状,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只有让违规者真正付出代价,才能形成有效震慑。
房屋是百姓安身立命之所,安全底线不容突破。治理违规装修,需要的是系统施策、多方发力,是从“劝得住”到“管得了”的转变。期待各方携手,共同筑牢居住安全防线,让每一户家庭都能住得安心、住得踏实。(陈广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