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人们收到包裹的速度变得越来越快,这背后可能有“货运高铁”发挥的作用。今年“双11”期间,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投放1700余列高铁动车组、37列确认列车及多趟快运班列,构建起一张覆盖339个车站的高铁快运网络,让“今日发、次日达”成为日常。

截至2024年底,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已达9.47亿,点点手指、万物可购的消费时代,倒逼快递行业持续提速。与此同时,我国高铁网已覆盖全国97%的50万人口以上城市;也有快递企业统计显示,公铁联运可使整体运输时效提升约10%,成本降低近30%。高铁快运凭借高效衔接与广域覆盖,展现了独有的优势。
高铁快运的常态化运营,赋予了“中国高铁”这张名片更丰富的内涵——“流动的中国”,不仅是人的流动,更是商品、服务、资金与信息的加速交换。昆明的鲜花抵达成都时还带着芬芳,汉口的蜜桔登上粤港澳的餐桌还挂着鲜叶……生鲜、急件、医药、电子产品等高附加值货物,依托高铁网络实现高效流转。
高铁货运的规模化并非易事。它既需要对专用动车组进行载重、结构等方面的改造,也要求车站配套装卸设备、优化作业流程。铁路部门在运输组织、安全保障、货物装载等环节进行系统论证与反复试验,才实现了从传统模式向高时效、大运能、全天候与绿色环保的转型。当越来越多的包裹“坐”上高铁,以更早的时间、更完好的状态走进千家万户,“发展”二字也将一次次在个体的体验中被确认和感知,那是一种更快、更稳、更可信赖的日常。(文字:光明网评论员 制图:金凌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