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北京宫灯爆火带来的启示
首页> 时评频道> 百家争鸣 > 正文

北京宫灯爆火带来的启示

来源:北京青年报2025-11-28 10:00

  作者:杨维立

  近日,一场意外的曝光让沉寂多年的北京市美术红灯厂生产的宫灯火出了圈。前不久,一自媒体创作者拍摄的宫灯主题视频走红,全国各地的买家慕名而来,厂子积攒了几十年的近千只库存很快被清空,小尺寸宫灯卖断货,连破损的都有人愿意买。“人家说这是纯手工的,破了也有味道,其实买的就是情怀。”该厂职工郭燕青说。

  北京宫灯突然火出圈,看似出人意料,实际也在情理之中。北京市美术红灯厂的前身是1806年创办的老字号文盛斋,做出的宫灯早在1915年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就拿过奖。1956年,红灯厂经过改制合并延续到今天,一直主营宫灯、红灯笼、灯彩这些老工艺品。作为国家级非遗项目,北京宫灯是集木工制作、雕刻技巧、色彩纹饰、图案绘制为一体的纯手工技艺,具有很高的历史、审美、文化价值。此番北京宫灯破圈爆火,照见的是企业不变的匠心以及对品质的不懈追求,体现了消费者对老字号品牌的信赖,也传递出老字号产品赢得市场青睐的底层逻辑:始终坚持品质至上、诚信经营,终将绽放新魅力,彰显历久弥香的价值。

  老字号是弘扬商业文明的宝贵明珠,也是一座城市文化与历史的象征,兼具商业与文化价值,对弘扬传统文化、促进消费意义重大。应当看到,在数字消费多场景时代,不少老字号企业面临着产品老化、市场萎缩等诸多挑战。如何迎难而上,让老字号品牌焕新发展,实现“老树发新枝”,是广大老字号企业正积极破解的重要课题。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老字号的优势在于“老”,如老品牌、老技艺、好口碑。但老字号的不足,往往也源于“老”,可能存在观念老化、机制老化、产品老化等问题。为此,老字号企业既要守住好品质、好传统,又要发扬首创精神,主动向创新要发展空间。要深入开展市场调研,广泛了解消费需求,有针对性地引入现代化生产技术、加大研发资金投入,聚力打造硬核产品、提供贴心服务,增强消费者体验价值,不断将消费者的“好声音”转化成创新发展的“金钥匙”。

  品质与营销如同鸟之双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老字号”要焕发新活力,离不开营销给力。前不久,浙江陈女士发布了一段视频,内容是寻找与自己用了20多年的不锈锅相似的产品。随着视频在网络意外走红,这口锅因“不生锈、不粘锅”的过硬品质引发全网求购热潮。此番北京宫灯火出了圈,同样得益于自媒体创作者拍摄的宫灯主题视频。由此带来的启示是,老字号企业要找准线上营销之道,善于发挥短视频平台的传播优势。

  事实上,在北京,已有不少“老字号”借助新平台、新技术,走出了发展新路。比如近年来,故宫文创产品大受欢迎,其借力互联网将文化创意与人文历史、商业相融合,实现了老字号品牌增益发展。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各企业要主动作为,在见贤思齐中获取精神力量和经验,主动拥抱数字化与全渠道营销,讲好老字号故事,提升品牌影响力。一旦市场需求被挖掘、消费潜力被激发,就能开辟出令人惊喜的发展新空间。

  老字号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用好“守正创新”这一法宝,坚持一手抓“守正”,一手抓“创新”;一手抓品质,一手抓营销,做到两手抓、两手硬。只有这样,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行稳致远、勇立潮头,这也是北京宫灯破圈爆火带给我们的启示。(杨维立)

[ 责编:金凌冰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探索“废墟美学”

  • 准大学生“体验服”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为何如此重要?“根基”二字有何深意?实体经济又该如何把握“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的主攻方向,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跃升?
2025-11-19 15:41
优化营商环境不仅是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根本举措,更是打通文旅消费堵点、提升消费质量、激发消费潜能的“金钥匙”。
2025-11-05 10:52
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秉持初心使命,在宏伟蓝图指引下不断增强国家实力、丰富国际理念、落实行动计划,以中国式现代化开辟民族复兴新境界,铸就了中国国际地位历史性提升的坚实根基。
2025-10-31 09:42
上合组织必须坚持求同存异、互利共赢、开放包容、公平正义、务实高效五项原则,这是对“上海精神”的治理化表达,是将价值共识转化为可操作准则的关键一步。
2025-09-03 15:23
二十年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顺应了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期待,打通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双向转换的堵点,引领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有效途径。
2025-08-15 15:58
面对“内卷”困局,平台经济已经走到了必须转型的十字路口,而转型的主题词应该是“创新”和“价值”,它们是平台企业突破自身发展瓶颈的自救之路,更是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
2025-08-05 14:49
值此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回溯党的来时路,展望党的新征程,我们需要以更加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025-07-02 09:25
发展数字经济是我国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面对创新涌现、迭代迅速的发展态势,我国积极顺应数字经济发展规律,审时度势调整发展政策。
2025-04-21 09:48
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关键在于推进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其中,改革的核心在于粮食政策创设与制度创新,调动和保护好农民种粮积极性,让农民种粮有奔头,让政府抓粮有动力。
2025-03-26 16:25
在当前中国的发展进程中,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是两个至关重要的战略方向。这两大战略的实施,不仅关系到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也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关键步骤。
2025-03-21 16:18
城市是科研机构、人才、设施等创新要素最为集中的地方;城市自身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城市的创新及发展,既需要制定明确的目标,还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
2025-03-18 09:13
全过程人民民主以聚焦民生的方式促进机会公平、打破利益藩篱,让维护社会正义的机制更加完善,持续性地疏浚社会成员上升发展流动渠道,确保每个个体都拥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
2025-03-03 10:49
契合数字化、智能化的传播格局,适应Z世代拥抱变革、表达活跃、实践奋进的代际特征,以更鲜活的话语、多元的样态实现有效触达,彰显理论的生命力与引领力,是做好新时代理论传播的应有之义。
2025-01-22 11:22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