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刮口腔测天赋”?别用基因定义孩子
通过基因报告来规划孩子的一生,是对教育的误解和偷懒。教育的本质,是让人学习如何向外探索世界、向内认知自我,不是等着检测结果来告诉自己该走哪条路。
基因能检测天赋吗?市面上有基因检测机构宣称,只需简单采集口腔黏膜样本,就能精准“剧透”孩子的天赋优势,帮助家长为孩子的未来制定定向培养计划。这类检测价格不菲,动辄数千元,却依然吸引了许多家长。
然而专家表示,具体哪些基因对应哪些天赋,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并不明确,更不足以作为依据预测孩子的命运。在临床中,基因与表型之间的关系很复杂,即便是明确的疾病,也未必能百分之百找到基因突变的位点,更何况天赋这种很主观的东西。天赋基因检测混淆了统计学上的“关联关系”与“因果关系”。
从科学角度来看,天赋的形成是基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复杂过程。基因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的某些特质,如身高、某些遗传疾病的风险等,但要将复杂的智力、创造力、情商、天赋等特质归结于某几个基因片段,无异于将绘画等同于纸和颜料、将刺绣理解成布和丝线。
可见,基因检测天赋的说法是妥妥的“伪科学”,只是一个针对家长的营销噱头,目标不过是收割“智商税”。此外,虽然这一检测报告的准确性可疑,但隐私风险却是确定无疑的。因为基因数据属于高度敏感的个人信息,一旦泄露或被滥用,可能给孩子带来潜在的风险。
基因检测天赋、定向培养计划,这些概念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上世纪九十年代的科幻电影《千钧一发》(Gattaca)。影片描绘了一个由基因决定命运的未来世界,个体被严格按照基因筛选,“基因优选者”享有优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而“自然出生者”则被排斥在精英阶层之外,饱受歧视。不能不说,这个三十年前就被拷问和忧虑的“基因决定论”,如今却被以“科学”为名,让一部分家长盲目相信。
有些家长之所以上当受骗,很大程度上源于日益加剧的教育焦虑。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父母们有着强烈的不安全感,怕孩子“泯然于众人”,仿佛测了基因,就能有针对性地制定教育计划,定向培养,保证成功。基因检测还迎合了一些人走捷径的心理——不用观察、引导,不用尝试和努力,恨不得一笔写就孩子的命运答卷。
但现实是,教育从来没有捷径,任何人的成长都是一个漫长且复杂的过程,通过基因报告来规划孩子的一生,是对教育的误解和偷懒。教育的本质,是让人学习如何向外探索世界、向内认知自我,而不是等着一份检测结果来告诉自己该做什么、该走哪条路。
更糟糕的是,基因检测天赋会给孩子贴标签,假设检测结果显示孩子“运动基因较差”,家长会不会直接放弃对孩子体育方面的培养?忽视孩子通过后天努力提升的可能性,会把孩子的兴趣、潜能固化在人为制造出的“基因牢笼”内,丧失了自由尝试、勇于探索的机会。贴标签还会影响孩子的心理,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可能会不自觉地按照这个标签塑造自己的行为和心理预期,甚至陷入自我怀疑,逐步形成“我就是学不会”的心理暗示,从而放弃尝试,降低自我要求。兴趣是可以变化的,潜力是可以挖掘的,天赋的培养在于探索而非筛选,家长本来应该鼓励孩子去做各种尝试,试错本身是成长不可或缺的积累。
基因不能给一个人下定义,成长也没有任何公式可以套用,如果想通过基因检测决定孩子未来的方向,无疑是在逃避家长的真正责任。父母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是观察者、引导者,也是陪伴者、鼓励者,尊重孩子成长的多样性和不可预测性,如此,孩子的未来才能是广阔的旷野,拥有无限可能。(马青)
更多锐评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