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编公示环节本质就是舆论监督,它邀请公众共同甄别潜在问题,发现制度没有发觉的信息,这不是“干扰”,而是制度守门机制的重要补充。【详细】
当上名校成为高中教育的指挥棒,高分考生就背负上了学校、家长乃至地方的“厚望”。他们只有考上了北大清华才算完成任务,个人的兴趣爱好则成了似乎可以忽视的东西。可以想见,如果对“北清”等名校的情结不解,类似事件还会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出现。教育主管部门多年来已经严令禁止宣传高考状元、高考升学率,正是为了纠偏这种高中教育中存在的不良导向。教育的目标是人尽其才,要让家长、老师、学校乃至社会都能够理解,“北清”并非教育的目标,要做的努力还有很多。【详细】
孩子的饭碗不该依赖运气,幼儿园的食品安全,也不能总是靠事后救火。重建信任,不只需要对涉案园长和厨师的严惩,更需要对失守的幼儿园食品安全体系进行全方位的梳理和整顿。【详细】
教育行政部门的文件不应成为悬置的虚文,要实现“有人倒下,第一时间有人来救,有人会救”,有关各方必须各负其责,真正把学生的生命安全放在心上。【详细】
悲伤之外,网友们就个案进行反思,或许是意义所在,这也是网络热点事件演进的必然路径。这些发散性的思考中,有对个人价值的尊重,更有推动相关社会系统完善的力量。【详细】
整治网络水军,是一场关乎信任保卫战和生态净化战的持久战。唯有平台筑牢防线、监管协同发力、网民擦亮双眼,形成标本兼治、常抓不懈的共治合力,方能有效压缩其生存空间。【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