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天津交警回应“车距违法抓拍”质疑:堵车不处罚
光明网评论员:昨天(5月20日)一则消息引发全国驾车司机的关注。消息称,从5月1日起,天津高速交警已经在津蓟高速和荣乌高速多个路段投入使用“车距违法抓拍电子警察”系统,对未保持安全车距的司机处200元罚款。
据说,车辆在高速公路行驶中,出现未按规定保持安全车距的行为,“车间距违法抓拍”系统可以实现摄录抓拍。抓拍时,可以拍到两张车尾照片和一张车头照片,并可以从车尾照片中看出违法车辆与前车的间距和位移情况,并将车头与车尾照片比对,确定车辆前后号牌一致后录入系统。对被抓拍的未按规定保持安全车距的交通违法行为,将对车辆驾驶人处以罚款200元、驾驶证不记分的处罚。
天津高速交警的这个举动,能够引发全国驾车人的关注,这丝毫不应奇怪。因为如果天津高速交警的做法推广普及开来,那么,每个在高速公路——以后也许是在非高速公路的驾驶人都会成为被“车间距违法抓拍”系统认定为违法的人。甚至,一个驾驶人只在一个路段内,就有可能被“车间距违法抓拍”系统认定为多次违法。
与“闯黄灯”引发的争议并非争议“红灯停”规定本身一样,人们质疑“车间距违法抓拍”系统的应用,也并非质疑车间距应保持安全距离的规定本身。如果说黄灯是红灯的缓冲间隔,以给驾车人留有判断以及据此判断而采取相应动作的时间的话,那么,安全间距实际上也是起到一个相同的作用。人们之所以质疑、说到底是畏惧以精确到秒、米的机器判别来对应驾车人的判断,就是因为人类的思维与判断感官尚没有进化到如此精确的程度。
人们当然知道秒、米的概念意味着什么。但问题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包括在驾驶车辆过程中,大都是以模糊思维而非精确思维行事。这就如人们若指挥车辆入位停靠,只说“靠左一点”或“往右打点轮”,而不会说“靠左25公分”或“往右打轮25.9度”一样。在日常驾车中,人们在车流中不会先判断出车道宽度是多少米零多少公分,再想自己的车宽是多少米多少公分,然后再计算车辆通过时左右应该各留多少公分空间,而往往是一眼便可大致判断出车辆顺利通过的可能性有多大。并且,此谓“顺利”与否,也与驾车人的经验、年龄、反应等个体差异相关。
而黄灯间隔和安全行车间隔,实际上正是考虑了上述个体差异的结果。对那些反应快速、驾驶经验老道的人而言,黄灯似无存在的必要性;但对另外一些人而言,黄灯的缓冲期,可以为其提供更长的判断和裁量时间,从而可以使其将车停在红灯亮起之前。同样,安全行车间隔为什么不是99米/百公里时速、为什么不是101.5米/百公里时速,而是一个相对模糊的100米,依据的也正是足够且合理的模糊原则。而以往中国乃至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尽管这些国家和地区在安全行车间隔距离规定上并非统一——实行“模糊”规定的历史表明,这些“模糊”规定是行得通、起作用,也是可以保障基本行车秩序和安全的。
人们诟病上述系统的使用,还不仅仅是担心动辄被罚款,同时也不无担心罚款会成为这个精确到秒、米的系统加速普及推广的动力。如果法条的规定本身即是“模糊”的,执行规定的系统却是精确至秒、米甚至公分的,那么,这样规定及其系统,如何与人的尚未进化到以秒、米为瞬间判断元素的模糊思维对应起来,恐怕不是天津高速交警所能回答、更不要说应对了的问题。
(转载请注明来源“光明网”,作者“光明网评论员”)
【上一篇】别让“抢人大战”和“房住不炒”诉求背道而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