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4000万扶贫款滞留146天,处理结果来了!
光明网评论员:昨天(12月16日)有媒体报道说,一笔4千万的国家财政“特急”扶贫款,在甘肃省被耽搁了146天,迟迟派不上用场。报道称,2017年年中(7月7日),财政部以“特急件”印发相关通知,为甘肃一些仍处贫困状态的革命老区安排专项资金4千万元,用于扶贫开发。但是,直到年底(12月6日),甘肃省财政厅才印发关于下达资金预算指标的通知,这笔“特急”专项扶贫款硬是在甘肃财政环节滞留了146天!
与此相映衬的,是前几日引发舆论广泛关注的安徽省全椒县农村公路局某扶贫官员,“在省脱贫攻坚巡查中不正确履职被处分”的消息。据援引自全椒县人民政府官方网站的消息称,8月23日晚19:31分至19:35分的4分钟期间内,省巡查组四次拨打该官员手机,其均未接听电话,“给我县脱贫攻坚工作造成严重不良影响”。2018年10月8日,县纪委常委会研究决定,给予其党内警告处分。
将这两件事联系起来看,可以帮助人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在一些官场所通行的官式逻辑。在4分钟不接电话被处分的场景里,扶贫工作被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一切个人生活中可能出现意外的想象都不允许存在,一切生活常识的细节也都必须服从于“工作大局”。否则,就会产生“严重不良影响”,就会影响“脱贫攻坚工作”。当然,实际上,4分钟不接电话而被处分的真实原因,与其说是“给我县脱贫攻坚工作造成严重不良影响”,还不如说是给以“扶贫攻坚”作表皮的官威折了面子。
在一些地方,精于官场逻辑的官员喜欢将个人意志、个人权威冠之以一个当前政治任务的大帽子,将整个政治体系的权威押在个人面子上,用于树立个人威望,检验官员与其亲疏远近。但是,在个人威望与正常工作范围及其职责重合的部分,这种检验的方法常常不能奏效。因为一个尽职尽责的官员所为,不论从动机还是结果上,都不易分清其所为究竟是遵规履责还是慑于官威。此时,在“19:31分至19:35分”的4分钟内连打4个电话,以工作时间以外的非常规方法,就可以看出一个官员对上级权威的态度。这种检验方法,并不让你指鹿为马,而是在一个堂而皇之的图景中故意模糊马和鹿的形态,由此将那些“不长眼”的人“杀”之“儆猴”。
之所以这样讲,就是因为在一些官员那里,扶贫攻坚工作不过是其逞个人威风、树个人权威的工具罢了。在这些官员眼里,为贫困民众纾困解难也不过是其仕途的爬高梯子而已。不是么?如果这些官员的心里有贫困民众,眼里有脱贫攻坚,他们怎么会让4千万“特急”扶贫款在一个环节就滞留146天?难道他们不清楚这笔扶贫款——且不说4分钟——多滞留一天,扶贫攻坚工作就耽搁一天吗?这个时候,某些官员为什么对指定“革命老区”、因而带有显著政治意涵的扶贫攻坚任务,竟然不讲政治、不顾大局了呢?上述两个地方的不当所为的官员,虽处一南一北、一东一西,但在扶贫攻坚上的貌似重视与庸碌拖沓,却心照不宣地合力闭合了一种官场逻辑。
全椒县撤销了因官员4分钟不接电话而对其做出的党纪处分,甘肃省也以4千万滞留省财政厅146天而开展了“机关病”整治活动。据报,甘肃省在“治病”过程中,省级机构共查找相关问题39451个,完成整改29670个,对1611个单位给予责令检查和通报批评,党纪政务处分2081人,组织处理5616人,移送司法机关35人……这真是不查不知道,一查够惊人。
(转载请注明来源“光明网”,作者“光明网评论员”)
【上一篇】对待学术不端就该如此零容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