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2018年出生率普降,京沪津、东北垫底
光明网评论员:今天(3月21日)有媒体根据各省公布的统计公报数据发现,2018年,中国各地出生率普遍有所下降。2018年,中国出生率为10.94‰,比2017年的12.43‰有所下降。受此影响,2018年中国全年出生人口1523万人,比上一年减少了200万人。该数据分析还发现,青海、广西、宁夏等偏远地区的出生率在全国靠前,相比之下,相对发达地区的出生率却普遍较低。此外,2018年,辽宁的出生率在已公布统计数据的省份中垫底,只有6.39‰,为青海、广西等地的一半左右。尚未公布2018年人口出生率数据的东北地区的另外两个省份吉林和黑龙江,相信也不会比辽宁更高。从2017年的相关数据看,吉林和黑龙江的出生率均未超过7‰,在全国均属于垫底水平。
两年前,曾有官员称,东北经济下行的原因是人才流出严重,吸引外来人才不足,高端人才短缺,造成此种现象的重要因素是东北寒冷的气候环境,不仅南方人不愿意去,东北本地人也更愿意到南方去工作……“寒冷论”一出,引来热议纷纭。从最近几年的人口统计数据看,东北三省的出生率一直呈下降趋势。若只从下行趋势看,其与整个中国总体的生育率走向也并无违和感。但是,无论如何,在这样一个四季分明、风调雨顺、土肥地沃、平原为主、河流纵横、路网发达、港口罗布等自然禀赋其实宜居的地方,生育率却垫底全国,这其中的原因确实值得仔细分析。当然,无论怎么分析,如果将生育率垫底归之以“寒冷论”,则难免再现贻笑大方。
最近两年,“抢人大战”频频在各地上演,这其中固然有土地财政所传导的房地产市场压力的因素外,人口下行趋势给劳动力市场和公共产品的规模供给的运行成本带来的压力也不可小觑。这一点,在一些资源集中度较高的城市尤为明显。以往中国的许多城市,尤其是一些地区的省会城市,其城市基础设施、市政规模等城市架构,都以一定的人口基数为设计和建构目标,由此形成了在省际乃至全国范围内的资源集中度及其分流和交换形态。人口外流、人口基数的较大幅度且不可逆转的变化,都会给这些城市以及所在地区带来各种各样的问题。
而东北三省的问题,其实也正是这些问题的典型表现。一直到上世纪90年代,东北有全国最密集的城市群,以及以省份计最多的城市数量,最完备和最齐全的城市基础设施,是除上海之外资源集中度最高的地区。以各种因素促成的人口外流出现之后,人口出生率下降不过是所有问题环链上的一个问题而已。没有人,如上述所谓“人才流出严重,吸引外来人才不足,高端人才短缺”,不仅会造成已有资源集中机制的空转,同时也造成所集中资源的浪费。更重要的还在于,没有人,也将使所有后续的资源调配和重振企图流于空想。
曾有人口分析报告认为,2018年中国的出生人口或降至约1500万以下。现在根据最新统计数据的累加结果,虽然比这个分析稍显乐观,但仍然没有改变中远期趋势的可能。既有的数据显示,至2030年,中国20—35岁主力育龄妇女的规模将比2017年减少约三分之一,其中25—30岁生育旺盛期妇女将减少44%!以现有妇女人均生育数量看,出生人口大幅下滑几为定论。有报告分析说,与国际相比,以目前中国的生育率看,其下降速度前所未有,不仅远低于2.45的世界平均水平,甚至还低于1.67的发达国家水平。
在人口问题上再言未雨绸缪怕是已晚,但论亡羊补牢或尚未嫌晚。
(转载请注明来源“光明网”,作者“光明网评论员”)
【上一篇】中小学幼儿园校长陪餐,就该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