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哈佛大学校长赴北大演讲
光明网评论员:昨天(3月21日),美国哈佛大学校长白乐瑞(Lawrence S. Bacow)在北京大学发表的题为“真理的追求与大学的使命”的演讲刷屏了。
白校长在演讲的开场白中说道:“今天我来到这里,就更热切地想要了解这所创立最早的中国大学之一。北大是为大学之道而建的大学”。这个开场白,扣紧了“真理的追求与大学的使命”的演讲题目,实际上也道出了一所大学所应担负使命:追求真理。
想来,白校长这番话,也是经过了精心准备。这也正如其在演讲中交代,为了准备这次访问,他和“在哈佛大学各学院的教授学者中,有超过三百位中国问题专家”“当中的一些学者共进了午餐,了解了他们丰富的学术成果”。白乐瑞在北大的演讲结束不久,演讲的文字稿随即就出现在哈佛大学网站的校长主页上,并附有中文版的PDF文档。演讲中提到的哈佛燕京学社、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等也几乎同时在各自机构的主页上刊载了演讲文字稿。
当下时势,正逢中美关系处在一个关节点,也正值世界格局在各种张力拉抻中的不定当口。在此时讲一些颇具形而上意味的“真理”和“使命”,钩沉几件历史上的故人轶事,可能更有助人们摆脱眼前的纷纭纠葛而远望我们所处的当下,由此增加几分我们看清历史轮廓、捋出历史脉络的定力。“在这样的关键时刻,优秀的学府更应该发挥积极的作用”,“要真正承担起这样的责任,唯一的方法就是践行和维护那些能够超越国界的学术价值”。而这,不也正是演讲所谓“在严峻的经济政治社会条件下,大学仍然可以成为力量的来源”的意旨所在么!
“伟大的大学坚持真理,而追求真理需要不懈的努力。”这句话,普通得还能再普通吗,这不是地地道道的常识吗?但是,最难持重、最难持久的却正是那些看似人皆所知的普通常识。哈佛大学之著名于美国、著名于世界,不是靠着“先有哈佛,后有美国”的悠久历史,不是凭挟马萨诸塞州最大雇主单位之体量而将“波士顿的哈佛”变成了“哈佛的波士顿”,而恰恰是靠着持之以恒地坚持这些不起眼的常识。这个被重申的常识能够在今天刷屏,不也正说明人们对这些常识的饥渴么?
在此,白校长所用昔日北大校长蔡元培所说“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而大学之所以为大也”,其实也指出了建设什么样的大学才能实现追求真理的使命,以及通过什么样的方法在这样的大学中去追求真理。这句话经英语的白话转换,就是白校长演讲辞中的这段话:“真理需要被发现,它只有在争论和试验中才会显露,它必须经过对不同的解释和理论的检验才能成立。这正是一所伟大大学的任务。各学科和领域的学者在大学里一起辩论,各自寻找证据来支持自己的理论,努力理解并解释我们的世界。”
当然,“追求真理需要勇气。在自然科学中,想要推动范式转移的科学家常常被嘲讽,被放逐,甚至经历更大的厄运。在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里,学者们常常需要防备来自各个方面的政治攻击”。“正因为这样,开创性的思想和行动往往是从大学校园里开始生长。改变传统思维模式需要巨大的决心和毅力,也需要欢迎对立观点的意愿,需要直面自己错误的勇气。伟大的大学培养这些品质,鼓励人们倾听,鼓励人们发言。”
决定大学品质的,不就是这些再普通不过的常识么?
(转载请注明来源“光明网”,作者“光明网评论员”)
【上一篇】出生率排行榜真跟天冷天热没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