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今年“五一”劳动节放假安排调整为5月1日至4日
光明网评论员:昨天(22日)上午,国务院发布消息,今年的五一假期由原先安排的1天调整为4天。虽然只是“拼”出来的4天,但还是让无数人多收获了一个小长假,网络上的点赞声充分反映了民意。
今天,又有媒体报道,截至3月22日,全国至少已有14地落实了“独生子女护理假”相关政策,另外还有4省份也针对“独生子女护理假”提出了相关建议。
一如有关放假的消息总是能够引发关注所展示的,“如何放假”已经成为一个几乎所有人都越来越关心的大事。比如就在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延长春节假期,恢复“五一”长假,新增七夕为法定节假日等提案建议就有不少。
对假期的渴望,是现代快节奏、高压力社会下人们的一种集体“乡愁”。适当的假期安排,也是现代社会良性运转的一个重要内在条件。虽然每种假期安排的具体初衷会有所侧重,如春节、五一假等,是面向全民的法定公共假期,而“独生子女护理假”等则是对特定群体的一种权益倾斜。且随着未来社会福利要求的进一步提升,相关假期的安排和权益的照拂,将会越来越精准化、人性化,类似“独生子女护理假”这样的“小众假”或会更多。
但是,新增假期种类,远不只是出台一个硬性规定这么简单,其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博弈的产物。由于种种原因,这种博弈在现实的政策制定过程中可能是隐性的乃至被省略的,但在落实过程中,却会被明显的体现出来。比如,此前有媒体探访发现,一些已经出台独生子女护理假政策的地方,诸多企业甚至根本就不知情,更遑论执行。这其实就是一种间接的“博弈”。而其背后所牵涉到的一个主要问题,并不是相关政策规定的普及度不够,而是休假成本分担机制的模糊化乃至缺位。
要不要休,休几天,怎么休,这是假期政策在制定上需要考虑的第一步,而休假背后的成本如何消化和分担,则是第二步。这二步能不能走好,关系到第一步的实际价值最终能否如实落地。从延长产假到新增独生子女护理假,这个问题其实已经算得上是老生常谈。但是,在假期的政策安排越来越多的另一面,相当一部分群体的休假权仍面临不确定性,甚至出现“排队怀孕”这样的企业“对策”,则说明,构建合理的休假成本分担机制,扫清假期落地障碍,已经不容回避。
因此,当前的种种假期政策,在制定过程中就应该有意识的将成本的分担问题纳入考量。应该明确,休假成本不能仅由某一个主体来承担。在政府、企业、家庭和个人之间应该构建一个公平、合理的假期成本承担机制,从而打消各方执行休假政策的顾虑。只有充分考虑和平衡各方的利益,政策执行才能避免一方“请客”,而完全由另一方“埋单”的尴尬。目前多个省份的“独生子女护理假”政策尚未制定或正在制定过程中,且还未有全国统一安排,不妨就以此为契机,在合理分配休假成本的探索上,树立一个样本。
(转载请注明来源“光明网”,作者“光明网评论员”)
【上一篇】哈佛校长说几句常识,怎么就刷屏了